12月11日晚,正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之际,武汉音乐学院原创组曲《大江北上》在编钟音乐厅成功首演。
《大江北上》首演现场 供图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军,武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李端阳,党委副书记、校长高雁,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张娜,副处长张龙、涂金陵,省教育厅二级调研员姜贵君,武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邹德智、纪委书记程浩等出席并观看音乐会。
首演现场 供图 武汉音乐学院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2024年,武汉音乐学院发挥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创作演出原创组曲《大江北上》。作品策划创作团队由学校艺术实践处、作曲系领衔,中国器乐系、钢琴系、声乐系、音乐教育学院、演艺学院青年教师及音乐教育学院合唱团80名学生共同参演。作品记录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70万移民历时50年的奋斗足印,讴歌了湖北人民“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决心和奉献。
该校自2024年年初起,在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指导下,邀请“南水北调三部曲”作者、湖北籍作家梅洁担任文学顾问,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原副主任、郧县原县委书记柳长毅担任历史顾问,召开多次主题创作研讨会,以梅洁同名报告文学《大江北去》为创作蓝本,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50年建设历程为时间线索,将作品设计为八个部分,包括《山苍苍,水茫茫》《汉水谣》《大移民》《再回丹江口》《大江北上》等曲目。该作品入选《湖北省2024年文艺精品创作指导性目录》。
武汉音乐学院创作演出原创组曲《大江北上》 供图 武汉音乐学院
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深挖荆楚文化资源,围绕重要时间节点进行主题音乐创作,积极打造《永远的焦裕禄》《使命》《和鸣》等音乐艺术精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从艺初心和责任担当。《大江北上》的成功上演,是学校坚持“德育与美育并举、思政与音乐互融”理念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文 张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