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2024湖北体育消费热气腾腾
2024-12-12 09:27:39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高钰姗责编:王悦阳

  原标题:跑步经济效益超60亿 冰雪客流高峰增四成 2024湖北体育消费热气腾腾

2024湖北体育消费热气腾腾

12月8日,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开门迎客。(湖北日报通讯员 徐传龙 摄)

  12月8日,湖北省内最后一场大型马拉松赛事——20000人参加的黄石马拉松圆满收官,当日,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开板迎来2024—2025雪季的2000多名游客。你方唱罢我登场,无缝衔接的两大运动带来的不仅是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同样也以体育消费大幅攀升之势拉动了湖北省经济动能。

  据统计,今年湖北省内举办的各类马拉松赛事多达29场,共吸引34万余人次参赛,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超60亿元。而2023—2024年雪季,恩施州、神农架等地通过打造特色冰雪旅游圈,累计接待游客128.49万人次,同比增长39.36%。

  体育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马拉松、龙舟赛、桨板、自行车、钓鱼、滑雪……2024年,湖北省通过举办一系列多层次、多类型的赛事活动,有效促进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成功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增量”。

  赛事矩阵引发消费动能攀升

  马拉松项目作为国内最热门、群众参与度最高的全民健身赛事,目前在湖北省已形成了较强的规模,不仅赛事贯穿全年、遍布荆楚,也是各地政府拉动经济的“金牌”抓手。

  体育赛事带给各地全民健康和经济效益的不仅是马拉松。今年国庆假期,武汉网球公开赛时隔四年焕新回归,新科奥运冠军郑钦文掀起网球旋风,门票收入超2500万元,创下武网创办以来的新纪录;同期举办的世界斯诺克武汉公开赛,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中国网球特色城市”京山举办世界青少年软式网球锦标赛,当地以网球热推涵盖“游购吃住行”的系列活动,共接待游客2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7亿元。

  今年6月,湖北省启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体文旅商联动,涵盖赛龙舟、桨板、马拉松、自行车、钓鱼等户外项目,推动全省44个景区全部免费接纳赛事活动入驻。

  截至今年10月,“千湖之省”湖北举办大型钓鱼赛事数量达112场,有效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消费,产业总产值超过135亿元,成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聚人气、促消费的新亮点。

  2023—2024年雪季,恩施州、神农架等地通过“冰雪+A级景区”“冰雪+民俗体验”“冰雪+美食节”等组合式滑雪旅游线路产品,打造特色“冰雪旅游圈”,累计接待游客128.49万人次,同比增长39.36%。

  从春到冬,跨越四季的多层次、多类型的200多场体育赛事活动,在全省点燃“热力赛事,游购荆楚”的热情,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释放体育消费新动能。

  推陈出新融合焕新场景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培育包括文旅体育在内的六大消费新场景,通过体文旅融合发展,拓展消费空间,带动更强劲的消费动力。

  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富集,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31个、精品线路25个、精品赛事26个、精品目的地8个。武汉马拉松、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赛马节等赛事活动享誉国际,宜昌朝天吼漂流、神农架滑雪、武当太极等形成品牌效应,体育旅游收入在旅游景区、旅行社收入中占比超过20%。

  “荆楚之夏”消费季期间,省体育局推出“四个一百”促消费活动,举办100场“三进户外赛”,组织100次“学生夏令营”,推出100家“全开放场馆”,开设100个“健身指导站”,为体育消费赋能打造出又一波巨大流量空间。

  武汉体育消费周和武汉体育金秋消费季跨越春秋两季,举行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武汉体育消费周期间,“赛、食、赏、购、游”的全新立体消费场景,带动消费超过5亿元;金秋消费季期间,举办武网嘉年华、台球产业博览会等七大主题活动,激发大众运动热情和体育消费活力,带动消费近10亿元。

  “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商业”“体育+农业”……2024年,湖北省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保障作用,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和不断添加的体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深度融合,为体育消费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军鹏 通讯员 李宁 李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