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食品经营许可证快过期时,要提前到政务大厅办理延续,现在有了‘免申办’,工作人员会打电话征求换证意愿,不用到现场就能办理证照延续,还可以在‘东好办’数字政务导办平台扫‘企业码’,直接下载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真是太方便了!”市民龙先生高兴地说道。这是荆门市东宝区行政审批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政策服务“免申办”改革,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最大限度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东宝区行政审批局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推进改革创新、打造数智平台、深化“一线应答”,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优化审批流程 全面升级办事体验
东宝区行政审批局聚焦办件量大、涉及面广、办理难度高的跨部门跨层级事项,完成13项国家重点、2项省级重点线上“关联事项集成办”事项推广应用,对线下100余项“关联事项集成办”主题事项流程再造,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结”,共合并相同环节268个,精简重复资料225个,平均办理时间压缩65%,让群众少跑腿,让材料“多跑路”,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该局持续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推动办理便利店“一件事”、开办小餐饮“一件事”等25项省定标“一件事”,以及开办文具店、水果店等15项特色事项实行“一业一证”。截至目前共受理办件800余件,申报材料同比下降72%,办证时间同比减少70%。
推进改革创新 着力提升服务质效
在东宝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窗通办”窗口,市民李先生仅花10分钟就办好了“变更营业执照范围”和“变更食品经营许可证范围”两项业务。而以往办理这样的业务,需要到市场监管局和行政审批局两个部门、两个窗口分别办理证照,耗时又耗力。为了解决群众企业办事的不便,东宝区行政审批局持续深化“一窗通办”改革,实行一窗受理、高效流转、一次办结,让群众少跑腿、办事更省心。
该局还大力推行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政策服务“免申办”改革,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涉及8个部门259个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数量整体压减42%,审批时限平均压减65%。“免申办”改革涉及事项70个,推行以来,办理许可证延续事项135件,为297人发放了残疾人补贴、649人发放了高龄津贴、300余人发放了生育津贴。
打造数智平台 提供便捷智能服务
东宝区行政审批局开发了智慧企业服务平台,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及事项,为企业提供数字专属服务。平台建立了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惠企政策数据库,使惠企政策“一键知晓”。按照企业商事登记、场地获取、备案审批、企业注销等不同阶段进行服务推荐,对企业和政策进行智能匹配,精准推送政策及事项,真正实现了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该局依托“东好办”数字政务导办平台,开发“企业码”模块,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导办平台下载和使用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多类电子证照,让办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在审批现勘环节,持续推行“视频现勘”新模式,除以往的8个审批事项外,将道路运输、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复勘等事项也纳入远程视频勘验,实现了现场勘查环节“统一规范、透明公开、高效便民、全程可溯”。
深化“一线应答” 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东宝区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企业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强化部门联动,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诉求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定期组织开展热线工单办理综合培训和“点对点”精准指导,打造业务、纪律、责任、作风都过硬的便民热线队伍,确保各类诉求“接得快、办得好”。聚焦提升办理质效,严格督办问责,推动各类诉求高效办结,让企业群众拥有更强获得感。
截至目前,该局精准对接企业群众需求,推进诉求“一线应答”,有效提升政务热线服务效能,共受理热线工单11264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9.23%。
东宝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围绕打造“全省一流”政务环境的目标,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助力东宝“两个先行区”建设。(文 王军 李元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