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系统,充电方便多了。”近日,湖北省鄂州市洋澜湖一号小区居民王先生顺利给新能源汽车充上了电。该小区目前已建好鄂州供电公司建设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应用的智能有序充电系统,该系统无须增容变压器就能动态调整各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在不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用电的情况下,能最大化满足车主充电需求。
近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推进数字化配电网建设,以鄂州为试点,打造结构坚强、运行灵活、智能高效的数字化配电网样板,并针对城区、农村和园区差异化部署应用场景。在城区聚焦中低压自动化建设、馈线自动化全覆盖等工作,建成结构坚强、容量充足、运行灵活的中压配电网网架;在农村依托“融合终端延伸+台区内自治”聚合管控模式,建立光储充客户“刚性可控、柔性可调”的差异化响应调节机制;在园区和社区聚焦光储充一体、主配协同和虚拟电厂应用,打造杜山园区构网型储能、桐山社区直流微电网两个主要示范场景。
网架全面升级 城区供电能力提升
“联络开关是两条线路负荷转供的关键设备,一定要重点巡检。”在鄂城区凤凰街道,鄂州鄂城区供电公司运维班员工汤同一边查看设备接线图,一边叮嘱同事巡检注意事项。
10月22日,国网鄂州供电公司营销运营中心按工作计划对华变旧电能量采集终端进行更换并顺利调试成功,新终端的启动将为该变电力计量采集和负荷监控提供更为可靠助力。(潘浩 摄)
汤同介绍,鄂州配电网10千伏线路已经全面优化,如果一条线路需要检修或施工,所带的负荷可通过联络开关全部转到另一条线路上,保障客户可靠用电。
鄂州供电公司聚焦城市配电网供电薄弱环节,制订了城区目标网架建设五年规划,打造结构坚强坚韧、设备优质可靠、运行柔性灵活的城市配电网。该公司按照“一线一案”原则集中改造所有单辐射、高负载线路,形成以单环网、两联络结构为主导的标准接线模式。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鄂州城区全部98条10千伏线路的优化工作,线路联络率达100%。
同时,该公司推进配电自动化改造,优化联络开关自动操作流程,实现多条线路批量“一键转供”。“我们还建成了自愈型配电网。配电网如果出现故障,会自动识别故障类型,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鄂州供电公司运检部专责李豪介绍,鄂州城区供电线路目前均已具备自愈能力。
推广数智技术 农网运行安全可靠
“已找到目标电杆,现在开始自主巡检。”在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南阳村,一台无人机边语音播报边绕着一根电杆巡检。1分钟后,无人机自动飞向更远处,巡检另一根电杆。
10月30日,在10千伏华容三回线,国网鄂州供电公司运维人员通过无人机开展线路特巡,确保线路可靠供电。(姜志刚 摄)
鄂州梁子湖区供电公司涂镇供电所所长冯经伟介绍,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能自主“思考”,是应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巡检技术。借助这种技术,无人机可智能识别电杆,自动避开障碍物,自主拍摄巡检照片,并将照片上传到后台。
近年来,针对农网供电线路长、巡检点多等特点,鄂州供电公司建立了输电、变电、配电一体化无人机网络巡检体系,利用无人机机巢和自适应巡检技术提升农网巡检效率。“变电站附近的配电线路巡检航线事先已规划好,无人机可按照规划的航线定期巡检。针对农村偏远未规划航线的线路,无人机借助自适应巡检技术也能完成巡检任务。”鄂州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胡诚介绍。
鄂州农村地区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近年大幅增加,给农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较大挑战。在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检保障农网可靠运行的同时,鄂州供电公司探索应用群调群控技术,应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给农网可靠运行带来的影响。
创新示范 探索园区和社区独立供能
近日,在鄂城区供电公司杜山供电所供区内的一个台区,所长余柱森和同事验证了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应用情况,探索工业园区独立供电新模式。试验数据显示,台区在50毫秒内恢复供电,实现了“零停电感知”模式的构网型储能技术应用。
鄂州供电公司聚焦工业园区供用能特点,模拟园区配电网供电新场景,创新应用储能技术,为工业园区多场景供电提供新方案。
杜山供电所负责的这个台区配置的储能装置容量为215千瓦时,在5小时内即可充满电。当台区变压器出现故障时,该储能装置不仅能快速自动投入使用,还能起到“电压稳定器”的作用;鄂城区供电公司在长港镇峒山社区红色教育基地试点打造了峒山社区直流微电网,基于成熟的微电网数字控制策略,创新采用微电网梯次储能技术,为社区独立供电提供了方案。
此外,鄂州供电公司还通过建设虚拟电厂调节社区电力资源。截至目前,该公司依托虚拟电厂实现了微网园区场景的调峰、调频功能,提升了峒山社区微电网的供电水平。(文 张良 金雅杰 苏小云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