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引智借脑”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
2024-09-23 10:09:28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高钰姗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法治守护绿水青山 携手共绘生态画卷 湖北“引智借脑”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

湖北“引智借脑”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091613

9月21日,第二届双碳法治(武汉)高峰论坛在中碳登大厦举办。

湖北“引智借脑”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091620

中碳登大厦。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更需要法治的保驾护航。

  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性政策工具,自2021年7月16日上线以来,已连续交出了两个履约周期的“高分答卷”,累计交易量近5亿吨,累计交易额超270亿元,碳市场优化要素配置作用初步显现,成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直以来,湖北积极探索双碳领域的法治研究和实践。2023年9月14日,首届双碳法治(武汉)高峰论坛召开。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组建“碳达峰碳中和司法理论与实践基地”,发布了《双碳法治武汉共识》。

  2024年9月21日,第二届双碳法治(武汉)高峰论坛在中碳登大厦举办。140余名知名司法专家学者聚焦全国碳市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问题展开交流对话,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汇聚智慧力量。

  全国碳市场建设“呼唤”制度供给

  碳市场,是一种以碳排放配额为主要交易标的物的新类型市场。近年来,随着“双碳”工作深入推进,我国涉碳纠纷案件类型和数量逐年增多。据最高人民法院披露,2016年到2022年,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涉碳案件近112万件。

  全国碳市场履约期间涉讼涉诉有哪些常见问题?如何增强碳排放管理能力?全国碳市场有什么履约要求?几乎每隔几个月,这样的培训都会在中碳登大厦召开。

  湖北宏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鑫介绍,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以来,中碳登已建成全国碳交易与碳资源配置的“底层数据库”,共纳入电力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现阶段我国碳市场法治发展仍呈现出立法供给不足、执法专业性要求高、类案同判难度大的特征,尚不能为碳市场建设提供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的法治保障。

  今年5月1日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中碳登参与了起草,并且为相关单位提供了10余场《条例》专题宣讲。

  “碳市场、双碳与法治,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为了帮助有关单位和市场主体更好掌握这些问题,每年中碳登都会举办多场专题培训会。”中碳登介绍。

  中碳登作为全国碳市场的“碳资产大脑”,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积极对全国碳市场分配方案、市场调节机制等具体政策进行合法合规性论证,系统研究碳排放配额质押登记等重要法律问题,切实服务我国碳市场顶层制度设计。

  多方协作共建双碳法治“朋友圈”

  围绕双碳法治领域,湖北已产生了不少实践成果。

  2022年7月1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中碳登合作共建的“双碳法治研究基地”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签约揭牌仪式,基地以打造双碳法治高端智库,建设对标双碳领域立法和制度供给需求,集双碳法治研究、司法实践、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研究平台。

  自基地成立以来,三方依托助力打造了第一届“双碳法治高峰论坛”,支持重点高校申报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律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碳市场实务与司法审判、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双碳法治合作提供新样板。

  法治研究方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等各类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依托基地成立的“中南大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于2024年6月正式入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其中,中碳登还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武汉大学联合承接的《司法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研究》获评最高人民法院优秀课题;聚焦实务持续夯实基础法治研究,撰写了碳排放权司法冻结执行问题报告、全国碳排放配额质押登记问题报告等多篇研究报告,积极推动解决全国碳市场前沿法律问题。

  咨政服务方面,充分结合中碳登“内智”与研究基地 “外脑”开展政策法规研究,为主管部门提供碳市场相关制度体系建议、涉碳法律法规研究报告等多份专题报告;司法协作方面,积极与各级司法机关协调联动,探索建立“与三级法院共商双碳法治”“与检察长畅谈公益诉讼如何助力双碳”等“双碳法治+”创新合作模式,初步建成涉碳司法协作“朋友圈”。

  “湖北是全国法治人才建设高地之一,多年来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为双碳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侯振发说,学校积极回应双碳实施中的法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率先在博士和硕士学位点设置气候法方向,在法律硕士和金融硕士学位点分设双碳法治和碳金融方向,开设碳交易与碳金融等课程,由共建三方联合培养和授课取得良好成效。

  认购碳汇成生态环境修复新方式

  活动当天,由“双碳法治研究基地”共同发起的《中国双碳法治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报告》透露,认购碳汇成为各地法院在破坏森林资源类犯罪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类案件的新方式。在“两高”2023年发布的涉碳典型案件中,均有关于购买碳汇作为生态环境损害替代性修复的案例。

  认购碳汇,简单来说就是个人或企业为了弥补自身活动(如工业生产、砍伐森林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碳汇来抵消自己的碳排放量或支持植树造林等生态修复项目。

  2023年12月,襄阳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在老河口市人民法院监督下,两位被告人武某、杨某在湖北碳市场购买并注销617吨(价值2.78万元)碳配额,用于修复被破坏的野生动物资源。据悉,这是湖北省首例实现“以碳代偿”履行生态修复责任的案例。

  今年6月,“双碳”司法服务长江基地揭牌;8月,武汉海事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非法捕捞破坏长江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告人自愿认购100吨林业碳汇,来履行长江生态修复义务。

  2021年11月,湖北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实施意见》,为司法服务双碳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同时,省内各地法院也在积极探索滥伐林木案件中使用碳汇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据介绍,湖北审判机关将以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加快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不断提高涉碳案件审判的科技含量和法治水平,为实现美丽湖北绿色崛起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