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2024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会上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显示,近三年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力稳步提升,发展成效逐步彰显。2024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量达366.82万吨,同比上涨174.90%,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交易主体更加积极。
2024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武汉举行 供图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制度安排,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发电行业入手,于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目前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截至2023年底,2021、2022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分别为99.61%、99.88%,较第一个履约周期进一步提升,位于国际主要碳市场前列。
在保障电力行业快速发展、能源安全的前提下,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同)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下降8.78%,通过碳市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
《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由生态环境部组织撰写,介绍了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和主要成效,分享相关政策设计考虑和未来发展方向。
《报告》指出,经过三年的建设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完成。2024年1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了登记、交易、结算三项规则,组织制修订了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配额分配方案等规范性文件,至此,我国形成了涵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的多层级碳市场制度体系。
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以及第三个履约周期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市场交易价格整体呈现稳步上扬态势。《报告》显示,综合价格收盘价于2024年4月24日首次突破100元/吨,目前在90元/吨小幅波动,碳价总体合理,稳中有升,碳定价基础性作用初步发挥。与此同时,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属性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配额质押等锚定了基准价格,撬动了更多绿色低碳投资,显现出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大会现场 供图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报告》还对我国碳市场建设国际合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三年来,围绕碳市场制度建设,中国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多层次交流对话和务实合作;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就监测报告核查、配额分配等交易重点环节开展项目合作,积极推动碳市场关键问题研究。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下一步,我国还将积极发展具有高质量碳信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构建公开透明、广泛参与、衔接国际的制度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双多边进程,推动全球碳市场机制谈判取得新进展。(文 高钰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