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开户更简单 刷卡更方便 境外来宾在湖北尽享支付“不见外”
2024-06-19 10:43:29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高钰姗责编:石丽敏

境外来宾在湖北尽享支付“不见外”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619095024

武汉天河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

境外来宾在湖北尽享支付“不见外”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619095030

金(左2)和阿德里安(左1)体验使用外币兑换机。

  2024年3月以来,以改善境外来宾和老年人支付环境为重点,湖北省省开展了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帮助“老外”支付“不见外”、老人支付不犯难。目前,相关进展如何?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对外籍来鄂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进行了探访。

  512家省内涉外银行网点

  “简易开户”全覆盖

  “在武汉消费,用支付宝扫一扫就可以了,很方便。”武汉大学留学生阿德里安说,办理银行卡以后,他很顺利地绑定了支付宝。支付宝消费记录显示,他主要通过支付宝进行网购、点外卖、乘地铁、买机票等消费。

  2023年,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一新生阿德里安一入校,凭借护照,顺利在中国银行武汉珞珈山支行办理了一张银联银行卡。

  19岁的金来自菲律宾,也是武汉大学留学生,至今已经在中国生活16年。在她眼中,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很快,尤其是今年以来,武汉市各大商圈支持VISA等外卡消费的商户越来越多。金身边的外国朋友喜欢找她咨询如何开通中国银行卡,如何将银行卡绑定到微信和支付宝上,她总是予以热情帮助。

  在武汉大学,每年有1000余名来自欧美、亚非等地的海外留学生来此深造,金融需求多元。

  中国银行武汉珞珈山支行行长周剑表示,该网点位于武汉大学校园之中,为武汉大学近6万师生提供服务。今年以来,网点对服务外国留学生流程全面优化,留学生提供护照、学生证等材料,就可以即刻办理一类银行卡。同时,网点配备了“零钱包”,供留学生兑换。此外,网点还和学校建立联动机制,一旦遇到复杂金融问题,会联合学校辅导员一起为留学生解决难题。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湖北省512家涉外服务重点银行网点简易开户服务100%全覆盖,累计为外籍来鄂人员开立银行账户17万余户,为152名境外个人办理薪酬购汇199笔,金额539万美元。

  此外,湖北省98%以上银行网点可提供“零钱包”兑换服务,其中武汉市银行网点已实现“零钱包”兑换服务全覆盖。湖北省累计投放标准化和定制化“零钱包”27.94万个,其中武汉市投放11.29万个。各银行还为有需求的商户提供上门收款、配款等现金服务近1.8万次。

  全省6049户重点商户

  外卡受理率达99.67%

  位于汉口的黎黄陂路,是中外游客来武汉的热门“打卡地”。

  漫步黎黄陂路,欧式建筑鳞次栉比,一家家咖啡店里挤满食客。几位咖啡店店主表示,他们最近安装了外卡受理终端,并加大了零钱储备,方便用于现金找零。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北省6049户重点商户外卡受理率达99.67%,重点城市武汉市4261户重点商户外卡受理率达100%,6月底湖北省可实现全覆盖。从细分场景看,湖北省的“学”场景已实现外卡受理率100%;武汉市“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八大场景已实现重点商户外卡受理率100%。

  涉外功能不断优化,法人支付机构武汉合众易宝移动支付产品“外卡内绑”持续推进,已累计发展外卡绑卡用户3267人,绑定外卡6624张,实现交易675.9万元。

  帮助外籍来鄂人员打通入境支付“第一公里”。在武汉天河机场到达区域,今年4月30日刚刚运行的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洁净一新。柜台处,摆放着《个人开户指南》《外国人永久居民身份证金融服务指南》等宣传页,同时配备懂英语的专职柜员提供服务。

  服务中心还设有一台外币兑换机和存取款一体机,境外来宾一下飞机,就可以在这里办理美元、日元、英镑等12种外币现钞兑换,也可用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发行的外卡支取100元及10元面额的人民币。

  武汉天河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柜台服务人员黄锦介绍,自中心运行以来,已服务外国人50余人次,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入境外宾对服务中心的知晓度。

  此外,4月28日,鄂州花湖机场设置了湖北省首台外币自助兑换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近期也相继建设启用了“支付服务宣传中心”,让境外来宾一入境就能享受丝滑顺畅的支付服务。(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