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河支流蔡家河湿地。(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10月31日获悉,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湖北省宜昌黄柏河入选。据悉,这是湖北首个获评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称号的案例。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2022年,生态环境部发布首批1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今年评选出第二批优秀案例38个。这些河湖均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优秀典型。
黄柏河是湖北省宜昌境内长江一级支流,承担着宜昌200万人生产生活和100万亩农田灌溉供水重任,流域磷矿储量超30亿吨。近年来,宜昌通过颁布实施《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等举措,纵深推进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根据《黄柏河东支流域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宜昌每年筹措20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同时从760万吨磷矿开采总额中拿出100万吨(相当于6亿元产值)作为生态奖励指标,实行水环境质量与生态补偿资金、磷矿开采指标分配“双挂钩”的独特考核奖励机制。
为破除综合执法体制障碍,宜昌市成立河流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局,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流域综合执法体制,集中行使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海事等部门涉及水生态保护的138项行政执法权。宜昌还推动流域产业由磷矿开发向绿色矿业、生态农业等融合发展,流域内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荣获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樟村坪镇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镇。
经过持续努力,2019年至2022年,黄柏河大桥(入长江口)国控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2022年,该断面总磷年均浓度较2016年下降57.1%。近年来,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天鹅等珍稀鸟类连续出现在黄柏河支流沙河等地。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柏河流域治理是落实《长江保护法》关于总磷污染控制的典型案例,通过流域立法、综合执法、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宜昌实现了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可为矿产资源富集型河流保护修复提供“黄柏河范式”。(记者胡弦、通讯员程邦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