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发布2022年质量状况白皮书 产品合格率三连升 公共服务满意度高
今年9月是第46个全国“质量月”。9月5日,湖北省质量强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2湖北质量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2年湖北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实现三连升,湖北成为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进步幅度最大的省份,越来越多的“荆楚质量”闪耀全国。
“四大质量”稳中有升
“湖北造”“荆楚味”质量好不好,检验数据说了算。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3.58%,比全国平均水平(93.29%)高出0.29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取得提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湖北总体合格率达98.8%。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60%,比上年高0.33个百分点。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9.23%,连续三年保持在99%以上。
黄金水道之上,全长近40千米的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和世界上第四座三塔式悬索桥——襄阳汉江庞公大桥静静伫立,2022年,这两座特大桥梁荣获国家公路建设最高荣誉——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这昭示着湖北作为建筑大省的质量实力。2022年,湖北省工程质量水平保持稳定,全省建筑行业监督覆盖率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100%。
在服务质量方面,全省新增24家医院、1900张二级以上医院编制床位,全省建有各类养老机构1993家,养老床位47.9万张。
湖北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向好趋势。全省总体水质为优,17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2.9%,十堰、鄂州、咸宁、随州、恩施、神农架等6城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湖北省主要的噪声来源为交通和生活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3.7分贝,总体质量等级为“较好”。
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进位幅度全国第一
孩子上幼儿园能公平入学吗?注册经营主体需要反复“跑腿”吗?夜间噪声和水污染情况改善了吗……2022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展开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访问,每一位受访的湖北居民都是所在城市的“质量代言人”。
公共服务质量是评价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事关民生改善和营商环境优化,涵盖公共教育、公共就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养老服务、政务服务等12个领域共55项指标。
《白皮书》显示,湖北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分处于“比较满意”区间,全国排名同比上升9个位次,进步幅度全国第一,实现得分、排名连续两年双提升。省内,宜昌、武汉、十堰领跑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9个市州得分均超过80分,高于全国平均得分,其中,公共安全是湖北人最满意的一项公共服务。
湖北为何是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进步最快的省份?
2022年,省政府高位推动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全省实施12个领域40项提升措施。2.4万名中小学老师走上岗位,筑起教育质量之基;1772.8万元就业补贴助力才聚荆楚,就业服务质量暖心提升;9000余个整治完毕的长江排污口和新增的231万亩树林见证着湖北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金牌店小二”加快服务提质,近一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零跑腿”……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带来了越来越便捷愉悦的生活。
更多“荆楚质量”惊艳世界
“41年来,我们秉持质量初心,液化气体储运装备已连续41年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刷新了全球石化储存纪录……”今年湖北“质量月”启动仪式上,第九届长江质量奖获奖单位、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代表晒出了企业的质量成绩单。
“荆楚质量”闪耀世界的背后,是湖北省近年来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做强湖北品牌的不懈努力。
同届长江质量奖获奖企业——大冶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是质量提升行动的受益人。2022年5月,该公司负责人向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提出了薄壁钢管高端焊接工艺不成熟的痛点问题,该局与当地监管部门一道,请来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技能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王飞,现场为企业制定了攻关方案,历经几个月努力,“卡脖子”问题迎刃而解。
2022年湖北省共实施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28个,服务企业近千家,产生经济效益77.27亿元;全省有19个企业(产品)品牌、1个中华老字号品牌、4个自主创新品牌、5个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登上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335个,荆楚粮油蔬果香飘全国;全省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超97万件,增长14.58%,这意味着,平均每7.56个湖北经营主体就拥有1件注册商标,湖北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和产权意识越来越强。
自2022年开始,湖北省启动了“湖北精品”的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有558家经营主体和668个产品、工程、服务申报参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通讯员 郭姗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