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长江江豚数量已达1249头
2023-03-02 09:19:09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得益于长江大保护数量止跌回升 极度濒危现状依然未变 长江江豚数量已达1249头

长江江豚数量已达1249头_fororder_01

3月1日,长江宜昌段葛洲坝下游江面上,数头江豚在清澈的江水中追逐嬉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3月1日,中科院水生所相关科研人员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详细介绍了2022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相关情况。专家表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止跌回升得益于长江大保护政策和十年禁渔政策落地实施,以及全社会的关注,但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依然较少,极度濒危现状依然未改变。

  曾经的空白区有了江豚

  长江江豚,以性情活泼著称,是目前长江中仅存的水生哺乳动物,已在长江中生活了约5万年,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它们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

  然而近40年,长江江豚数量一度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期,长江大约还有3600头江豚,2006年锐减至1800头左右,到了2012年,仅剩下约1045头。2017年科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仅存约1012头。

  多年来,我国坚持“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保护策略,并于2021年将长江江豚调整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逐步回升。

  “以前我们从武汉出发向长江上游前进,第一天是看不到江豚的,但2022年科考第一天我们就看到了江豚,在武汉江段就观察到了江豚。”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梅志刚介绍,在2006年、2012年和2017年的科学考察中,武汉以上江段百公里是江豚分布的空白区。2022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时间为2020年9月19日至10月13日,考察的范围为长江干流宜昌至上海,洞庭湖和鄱阳湖湖区及可航行支流,汉江。考察内容为江豚种群数量及分布,栖息地环境特征。此次在监利至洞庭湖口、黄石戴家洲、安庆保护区、芜湖黑沙洲以及南京保护区水域江豚的目击率最高;其次宜昌葛洲坝下、嘉鱼簰洲湾、鄂黄大桥、铜陵保护区以及扬州三江营江段也有较高的目击率。

  “长江大保护”成重要转折

  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数据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呈现种群恢复,年均增长率4.3%,但极度濒危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善。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呈现一定增长。洞庭湖约162头,呈显著增长。在分布上长江干流种群的分布模式与过往一致,趋向于向更多水域分布,武汉以上和南京以下仍呈破碎化分布。沙洲副航道由于枯水,江豚分布较少。从地域上看,宜昌至湖口的长江江豚数量为194头,湖口至马鞍山279头,南京至吴淞口122头。洞庭湖162头,鄱阳湖492头。

  “2022年是我第三次参加长江江豚科考,相较于前两次科考,这次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梅志刚告诉记者,第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长江的水变清了,岸变绿了。在江豚观察方面,母子豚也让科考队员们很喜悦。“9月小江豚刚出生,和妈妈在一起,母子豚就特别明显,看到母子豚,我们就像看到了希望,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江豚。”梅志刚说。

  “30余年来,长江江豚的数量首次出现增加,表明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正缓缓恢复,是对长江大保护成果的直观反映。”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表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止跌回升得益于长江大保护政策和十年禁渔政策落地实施,以及全社会对长江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关注。但他也谈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依然较少,极度濒危现状依然未改变。

  “保护江豚最重要的是保护其栖息地。”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当前,江豚栖息地主要面临清水冲刷、河漫滩无序开发、航运发展和航道整治等威胁。他呼吁,继续坚持长江大保护,同时提升现有迁地保护区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尝试将迁地保护区江豚放归长江,促进自然种群快速恢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孙慧 邓晓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