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出台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市民在后襄河公园游玩,感受自然风光。
候鸟翔集东西湖府河湿地。魏斌 摄
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一城秀水半城山,被上天赋予优质生态资源禀赋的同时,也承载着以绿为笔绘就城市“生态画卷”的时代命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中,武汉一直勇于创新,坚守初心。早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就规划布局了六大生态绿楔,武汉也是国内首个颁布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的城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精神,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系统思维,瞄准2035年制定出台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按照保护修复利用“三位一体”的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滨水生态名城”为发展目标,提出五大行动计划。这份前瞻性的谋划将极力守住城市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核心,让武汉的可持续发展远景可期。
■ 发展愿景 稳固“两江交汇、北峰南泽”总体生态格局
“绿色”是大自然的馈赠,武汉生态修复目标就是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以绿色构筑城市生态基底,稳固武汉市“两江交汇、北峰南泽”的总体生态格局。
依据规划,这一愿景又分为四个分目标:生态绿城、滨水名城、湿地花城、宜居江城。生态绿城是指要保护重要的、关键的、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自然生态系统,保障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正向演进;滨水名城是指要保护河湖密布的自然生态特质,从水城抗争向城水共生转变,从水岸分治向水岸城共建转变;湿地花城将营造“江城无处不飞花,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场景,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国际湿地城市的魅力;宜居江城中提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00米见水”,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至2035年,国土空间内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并充满活力,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3%,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人居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和改善,全面构建安全、健康、美丽的国土空间格局。
■ 修复策略 分区规划精准定位,强调区域间生态协同
生态文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生态修复要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次生态修复规划在策略选择上,强调“建设生态协同区”,构建武汉都市圈重要生态要素区域共保机制,建设武孝、武鄂、武咸、武仙四大生态协同区。
在市域范围内,将进一步锚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全要素生态框架,即长江生态轴和“汉江-蛇山-九峰”十字形山水生态轴,三环线城市生态环与外环线郊野生态环和延伸大东湖等地的六大生态绿楔,并持续布局郊野公园群,科学规划城市风道,让凉爽的风为燥热的夏日江城降降温。
除了风道带来的直观体感外,更多优质的生态资源将变成市民亲近玩乐的生态产品。城市型湖泊将打造为最亲水的滨水活力区,郊野型湖泊打造为最生态的魅力休闲旅游区;在山体修复时,将形成北部山系国际魅力山区、东西山系城市人文廊道、南部山系郊野公园群。
生态修复还致力于构建长效化规划管理机制,以生态特征为基础,全市按照森林生态、湖泊湿地生态、河流湿地生态、农田生态、复合生态、城市生态划分为六大类生态系统,形成全覆盖分区管控要求,以正负面清单的方式明确每个区域鼓励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为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提供统一要求和工作标准。
■ 修复行动 推动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实施全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资源的保护修复与利用,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五大修复行动计划,通过一系列工程将绿水青山蕴含的巨大潜质,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力。
五大修复行动计划分别是:河湖碧波安澜计划,包括系统开展黄孝河-机场河、巡司河、北湖、南湖、汤逊湖等流域综合治理,青头潜鸭栖息地、府河冬候鸟栖息地、天兴洲野生鸟类栖息地等修复项目;山脊绿脉修复计划,包括完成61座受损山体生态修复,实施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完成军山-黄金山矿区、将军山-灵山矿区等生态修复项目;绿色国土提升计划,包括长江及一级支流两岸造林绿化工程、青山北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等综合整治工程;湿地花城锦绣计划,包括推进汉口、武昌、汉阳环城绿道及东湖芳林绿道、青菱湖山地绿道、江夏山景绿道以及黄孝河、机场河等河岸花廊建设;诗意田园稻香计划,重点打造规模适度集中连片的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 规划创新 建立全市生态数据库,推动规划实施落地
《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自2021年9月正式启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有诸多创新之举。如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生态修复基础数据库;坚持“专家领衔、共同规划”原则,组建了包含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生态环境设计院、武汉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华中师范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同步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策略、河湖水系健康评价与修复策略、生态多样性保护重点与保护策略等专题研究;充分吸纳市发展改革、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园林林业等部门和各区政府及公众意见,形成规划合力;推动省市区联动,纵向传导保障规划实施等。
(策划: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长江日报城建传播中心 撰文:王亚欣 朱志兵 徐放 王立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