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0万标箱 提前一个月超越去年总量
记者12日获悉,截至11月底,武汉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1905亿吨,同比增长16.98%,集装箱吞吐量250.1万标箱,同比增长9.79%,提前一个月超越去年总量。
今年1月,阳逻一期、二期、三期码头整合完成,实现统一运营。从4月起,数据逐月上升,至5月份,单月箱量达到31.41万标箱。
武汉港务国际集装箱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从塑造品牌航线入手,抓航线培育,加快开通与国内重点港口之间的点对点班轮集装箱航线,形成长江中游航运主枢纽。
7月22日,武汉至安徽芜湖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9月9日,武汉开通开始运营盐城港的集装箱班轮直达航线。
与此同时,武汉港开辟了整车坐船出海业务。9月,武汉首批东风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从阳逻港出海挪威;10月,满载着101辆“东风岚图”新能源汽车从阳逻港出发驶向瑞典;11月,75辆特种车从阳逻港坐船去往中东地区。
另一方面,在日、韩航线的基础上,武汉港还开通了第三条国际水运航线。9月30日,装载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的260个标箱的“华航汉亚1”轮从阳逻港出发,10月10日抵达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伴随业务的不断拓展,以阳逻国际港为核心的中部地区枢纽港作用持续放大。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品可以通过铁路汇聚到武汉阳逻港,再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到沿海乃至海外;海外进口集装箱和沿海集装箱也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到武汉,并通过铁水联运枢纽转运到中西部地区。
目前,武汉新港已形成以武汉至上海为轴,长江中上游港口至武汉新港为“内陆辐”,上海至全球为“远洋辐”的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杨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