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知产”上货架 湖北专利转让许可增长率全国第二
2022-11-24 11:17:12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蒋硕

  “我们找了5年,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和武汉理工大学官建国教授团队一拍即合。”近日,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就特种功能涂料专利技术转化签约,合同金额1.06亿元,是该校转化的首个亿元级科技成果。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红升说,这一专利组合(6个专利)技术转化科技含量高、战略意义大。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湖北省持续推进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优化专利供给,促进专利快速高效转化。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专利转让许可18675次,同比增长47.41%,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二。

  一个专利包

  诞生首台显示行业“光刻机”

  20多年来一直致力材料复合新技术,签约后,官建国教授感慨:“专利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才真正实现成果产业化。”

  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有力加速释放了创新活力。以全新“打印”技术来生产显示面板,武汉国创科光电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内首台G4.5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已进入武汉华星光电中试生产线,预计2024年、2026年G6、G8.5喷印设备均可按期面世,将推动解决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关键设备关键技术难点。

  武汉国创科光电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魁介绍,新型显示产业主要装备长期依赖进口,其中的蒸镀装备已成为OLED产品走向大尺寸的“堵点”,且材料利用率低,喷印工艺可有效解决此难题。为攻克这一关键核心技术,该公司以2000万元购买华中科技大学“新型显示喷印装备的关键技术”专利包,基于该专利包研发的国内首台G4.5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可定点喷印微米尺度发光材料,材料利用率高达90%,造屏成本大幅下降。

  2021年5月,湖北省被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首批奖补省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颁布的《湖北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专利转化。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财政厅先后制定了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三年实施方案和专项计划资金管理办法。

  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湖北省已在17个市州、26家重点高校院所、6个转化平台重点实施专项计划,盘活我省高校院所存量专利,不断畅通供需对接渠道,较好解决了中小企业缺乏快捷高效寻求专利技术、发明团队的困难和高校院所专利技术转化出不去的问题,大量专利价值得到释放。

  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专利转让前100名排名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5所湖北省高校上榜,这些高校的专利转让量均在260件以上。

  “知产”变现

  质押融资“入园惠企”

  创新型企业一方面普遍“缺钱”,轻资产、高风险的特质,往往让融资难成为它们面临的最大发展阻碍之一;另一方面,它们又相当“烧钱”,科研投入持续不停,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变现。

  但在湖北,大量具有这一特质的企业,近年却频频顺利拿到贷款。帮助它们获得融资支持的,正是那些曾被忽视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

  5月7日,2022年湖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启动仪式上,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光谷科技企业与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武汉农商行及光大银行等银行机构现场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签约,签约金额达2.585亿元。其中,绿色网络现场签约9000万元,创下单项签约最高纪录。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盘活了企业无形资产,实现了资本与技术的高效融合”绿色网络综合管理总监童炳珍介绍,近年来,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5亿元,主要质押的是网络数据流量分析与检测业务领域的核心专利,产品主要部署在通信运营商网络中,既能为客户提供网络优化的技术支撑,又满足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需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让公司实现快速发展,产品已覆盖全国31个省,近三年稳居市场前列。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湖北省已经举办10余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银企”对接推介会活动,发布湖北省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企业白名单,推动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前三季度,我省专利质押项目数447个,同比增长156.9%;融资额46.58亿元,同比增长27.7%,惠及企业358家,同比增长114.4%,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质押融资额目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丁伟 陈乃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