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境有价 损害担责”深入人心 湖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已办理768件
近日,由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的“荆州市生态环境局诉王某某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赔偿”一案,《民事调解书》正式生效,被告依法履行相应赔偿责任。据悉,这是湖北首起由行政机关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
自2018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以来,湖北省各地共办理案件768件,案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环境有价 损害担责”已入地方立法
据介绍,为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湖北省级层面已建立“1+10+1”的制度体系。“1”即1个改革方案——《湖北省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10”即包括《湖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办法(试行)》在内的10项配套制度;后一个“1”即1个实操指南——《湖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操作指南》。
湖北省2020年颁布的《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分别规定“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4年多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成效逐步显现,走出了过去“企业排污、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环境有价 损害担责”理念深入人心。
办理案件涉案金额超2亿元
2019年10月,荆州市生态环境局江陵县分局接到举报,称有罐式货车运送污水,通过一家米业厂下水管道排放。污水中镉、锌等重金属含量分别超国家标准4.3倍、14.6倍,涉嫌刑事犯罪。
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企业应处以最高额度罚款20万元。对此案,生态环境部门认为不足以弥补环境损害,且应追究责任人责任。于是,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对涉案2家企业和4名个人发起生态损害追偿,追偿金额超72万元。
2021年,该案与另两起案件一同被评为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年度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共办理案件768件,涉及大气、地表水、土壤与地下水等多个领域,涉及金额逾2亿元。
不断完善污染防治省级法规
今年9月1日,《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施行。这是湖北省探索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的有益尝试,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多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先后配合省人大制修订出台《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多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立法引领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例如,《湖北省清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实行清江流域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等,均是将实践中成熟的经验以立法形式固定的具体体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任峥 李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