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国家级非遗项目老河口木版年画在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非遗集市展示销售。(视界网 谢勇 摄)
6月11日,国家级非遗项目枣阳粗布在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非遗集市展示销售。(视界网 谢勇 摄)
6月10日,在樊城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孩子们正在学习省级非遗项目南漳剪纸。(视界网 谢勇 摄)
6月11日,老河口木版年画情景剧《脉延》在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上演。(通讯员 谭文博 摄)
阅读提要
6月8日,热浪滚滚。沿着岘首山脚下的环山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襄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襄城香包传承人崔明凡老人的家门口。
为参加周末在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举办的非遗集市活动,老人正飞针走线,床上、沙发上、茶几上、椅子上,堆满五颜六色的线团和各式各样的香包。
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襄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鄂西北大地一块块文化瑰宝渐显斑斓色彩。
截至目前,襄阳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省级35项、市级107项、县级项目519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十大类别。一个个非遗项目,正走出“深闺”,走向热气腾腾的烟火人间。
“熬煮”出来的文化宝贝
5月3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湖北主会场——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首届非遗时装秀活动在武汉举办。
活动开幕式上,省文旅厅为我省首批十个非遗特色村镇、街区授牌,枣阳市琚湾非遗小镇喜获殊荣。在非遗成果展上,枣阳手工粗布制作技艺、熊银匠手工银器制作技艺、香包制作技艺等12个极具襄阳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引人驻足围观。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这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时尚动感,和现代生活相连,平添一份亲和力。
非遗是时间积淀、匠心坚守、各方呵护共同“熬煮”出来的文化宝贝,过程漫长、历程艰辛。襄阳市群艺馆馆长郝秀峰介绍,该市非遗项目蓬勃发展的黄金期,肇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谷城县和老河口市毗邻汉江,一度呈现“日有千帆过,夜点万盏灯”的繁荣景象,众多船工、搬运工在辛苦劳作之余,将越调、丝弦、锣鼓等作为主要休闲方式,扎根生活的土壤,渐成文化一脉。
上世纪80年代,老河口市豫剧团拉着板车将丝弦、锣鼓等曲目送到田间地头,被原文化部授予“板车剧团”称号,成为全国“三面红旗”剧团之一。时任团长汪爱枝,人称“鄂西北一枝花”,曾代表剧团赴日本交流。
襄州区的程河柳编拥有300多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凭借精美的编工和丰富的样式,远销日韩欧美。传承人朱德安回忆:“当时全镇编工有2万人,每个编工月入1000多元,比镇干部工资还高。”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此后,襄阳的一些本土文化瑰宝在岁月的颠抛淘洗之中,开始起起伏伏。
2005年至2009年,我国首次大规模开展全国性的非遗普查活动。2009年,襄阳非遗全面普查完成。
普查数据显示,彼时,登记入册的非遗资源项目有三分之一濒临灭绝,三分之一已入库的项目因人力、财力、物力匮乏等原因,保护面临困难,加上一些传承人为了生活光景,纷纷外出务工,一些学习者看不到希望,转向改行,非遗保护传承,挑战在前。
“两条线”相辅相成
在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中,向来存在“官方”与“民间”两条线,它们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为非遗“活下去”“活得好”注入绵绵动力。
这是一条持续精心编制的“线”——
襄阳市人社局在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定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评价对象,评定老河口木板年画、襄州程河柳编等多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每家大师工作室10万元建设奖补资金。
市教育局配合文旅部门在全市六所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试点活动,探索将非遗项目列入课后服务拓展项目中,鼓励中小学校积极把非遗项目引进学校。
襄阳市财政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2022年已安排100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21年11月26日,经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作为襄阳首个针对非遗保护的地方性配套法规,条例针对保护机构不完善、经费保障不到位、人才队伍不专业、不充足等方面日益突显的问题,以良法促善治,护航非遗薪火相传。
这是一条匠心运营的“线”——
《黑暗传》《沮水呜音》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保康,这一古楚地巫音一脉的遗韵不断飞进各家门户。
55岁的王绵华是保康演唱《黑暗传》的名角,从今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邀约不断,平均每周要唱3场左右。“有时累得不行,想休息几天,但乡里乡亲找上门来,不好意思拒绝。”
2020年4月30日,襄城区启动“北街八点半 点亮夜经济”夜游活动,100余家非遗项目集聚古城北街,当晚销售额突破20万元。此后,盛世唐城景区、襄阳华侨城景区均设立非遗体验中心,以非遗促旅游、以旅游助非遗。
今年6月10日至14日,非遗购物节暨非遗条例颁布实施宣传周活动在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奇妙小镇举办,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项目四级联动,石花奎面、熊银匠手工银器、邱氏医药等80余个体现襄阳地域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湖北老字号企业进行现场销售,全方位展示非遗融合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绝活”注入青春气息
“一个普通的柳编果篮,售价不足10元;但配上一个鸭头,让果篮变成鸭子形状,售价就到50多元,还供不应求。”6月9日,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德安向记者讲述一根柳条的“七十二变”。
襄州区程河镇是柳编之乡。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关于柳编的各种标准较为模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朱德安与襄阳市信息与标准化所合作,研究制定《程河柳编加工技术规范》,柳条种植、技艺细节等所有环节均有标准“加持”,技艺传承更加科学、更可持续。
如今,程河柳编已不再局限于筐、篮,还可制作成桌椅板凳、茶几沙发,以及户外大型园艺造型。2021年,程河镇拥有编工1.3万人,产业年产值超2亿元。
《黑暗传》流传下来的有15大本、40章节,因其缘自楚国宫廷,唱词、曲调都必须照本宣科。《沮水呜音》的主要乐器是呜音喇叭,比普通喇叭更长、更大、更厚,很难与其他乐器配合演奏。
近年来,保康县从《黑暗传》《沮水呜音》中截取适量章节,对唱词和曲调进行调整,先后创作出大型歌舞史诗《荆山楚源》、民俗风情音乐剧《荆山歌谣》,其中《荆山楚源》第七章节《鼓盆歌》和第八章节《苞茅酒》分获第十届“群星奖”的金奖和银奖。
国家级非遗项目枣阳粗布,第四代传承人刘大友创建的百布堂公司先后与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在设计、花色和款式方面不断创新。“百布堂”旗下爆款产品——棉凉席,采用合股织法,加大纱线空隙利于散热,还保留了粗棉布本身的优点,2020年,进入“荆楚优品”目录。
“非遗项目要焕发生命力,形成自我造血功能,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形成好的产品。”郝秀峰认为,找到非遗与现实对话的结合点,挖掘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才能为一项项“绝活”注入青春气息,推动襄阳非遗“家族”不断繁荣发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陈鹏 通讯员 黄佳 刘孝军)
短评
激活非遗“一池春水”
□ 肖擎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已走过21个年头。
与自然山水等天赐之宝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门记录人类生活、历史变迁踪迹的学问,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源源自何来”的文化密码,它们承载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标志性,有很多成为普罗大众日用不离的生活品。
古老遗存要“活下去”“活得好”,无时无刻不头顶四个字:保护传承。其核心所指是,以今人之心力对待昨日之事物。从国家到地方,我们看到,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转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纵深发展阶段,从完善顶层设计、规范工作流程,到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频频举措护佑一个个非遗项目连接现代生活、绽放时代光彩。
襄阳历史文化厚重,一大批非遗文化至宝绵延久远、力道遒劲,它们以漫长的周期起伏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肌理。目前,襄阳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等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
激活非遗“一池春水”,征途未有穷期。接续付出点滴努力,让非遗的根须深深扎在文化的土壤里,在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里获取充足营养,点点绿意终会跳动枝头,花开有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