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欣赏汉绣工艺制成的精美汉剧服装等演出用品。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汉剧《状元媒》演出现场。
福建省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演员演出前在后台化妆。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东有雅致唯美的昆曲、西有神秘别样的藏戏、南有“南国红豆”粤剧、北有国粹京剧,在我国,这4个剧种已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并随之焕发新的生机。有着400多年历史,融合南北文化、孕育了国粹的汉剧,何时能跻身其中?
今年,武汉市政协常委王荔提交了一份社情民意,提出要加快汉剧申报世界“非遗”的步伐,重新梳理和焕发汉剧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王荔是汉剧陈派第五代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武汉汉剧院副院长,此前,她也多次就汉剧申遗提交提案。
近日,武汉汉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黄朗向长江日报记者证实,汉剧申报世界“非遗”已展开筹备工作,正在收集、整理各项资料。
■ 400多年历史的汉剧深刻影响了中国戏曲发展
什么是汉剧?
王荔说,在国外演出时,这是外国朋友经常问她的问题。“每次我都特自豪地回答,汉剧是京剧的mother(母亲)。”
从《二度梅》《百花亭》《祭风台》到《状元媒》《宇宙锋》《王昭君》,汉剧戏班相传有800出传统剧目,“一末带十杂”的十大行当齐全。它是我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特色鲜明、名角众多、流播广远,是积淀丰厚的宝贵文化遗产。
“汉剧的根和发祥地就在湖北武汉”,王荔介绍,明朝文献中记载的“楚调”是汉剧的前身,清初又称之为“楚曲”“汉调”,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长江、汉江流域。历史上汉剧的襄河、府河、荆河、汉河四大河派,在武汉不断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汉剧,“它首创的西皮二黄板腔体系,向北直接孕育了京剧,向南对粤剧等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一点得到了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郑传寅的佐证,“汉剧是京剧的主要源头,并且是建构拥有数十个剧种的皮黄腔系的主力。”他指出,汉剧孕育了京剧,但它的贡献还不止于此。
郑传寅介绍,就目前所见关于早期汉剧“楚调”的记载是,明朝万历43年(1615年)中秋节后不久的一个晚上,文人袁中道在他的日记中提到,在沙市接受诸王孙的宴请,其间观看了“楚调”《金钗记》的演出。清康熙初年,以“楚调”为名的早期汉剧已流播大江南北。从乾隆中后期起,以“楚腔”为名的早期汉剧先后传播到我国南方、北方、东南、西南的广大地区,对京剧、湘剧、粤剧、广东汉剧、闽西汉剧、滇剧等几十个剧种的创生和艺术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在昆腔腔系、高腔腔系、梆子腔系之外,建构了新的声腔系统——皮黄腔系。
“孕育京剧的‘徽班’演唱的主要是‘汉调’”,郑传寅进一步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京剧剧目很多“是从汉剧里搬过来的”,如《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琼林宴》等。京剧早期演员如米应先、余三胜、李六、王洪贵、谭志道等皆出自“汉班”。
“汉剧就是一部活的中国戏曲艺术史。”王荔感慨,对于研究我国戏曲板腔体系,以及戏曲演变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汉剧曾是市民最喜爱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在清朝中期和民国时期,汉剧风行一时,科班迭起,产生了数不清的名伶和票友,也成为百姓最主要的庆典、民俗和娱乐方式,“当时,汉口最为普遍的待客之道就是‘逛园子’听戏。”
■ 世界“非遗”剧种焕新机让汉剧传承未来可期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昆曲、京剧、粤剧等世界“非遗”戏曲相继焕发出新生机,让汉剧艺术家、研究者看到了汉剧艺术传承发展路径和未来。
“文化遗珍绽芳华,转眼传统变时尚。”武汉大学戏曲学专业副教授、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易栋介绍,以昆曲为例,它的传播与传承态势深受世界“非遗”影响,在国家扶持和各大院团、高校、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走出乏人问津的衰微境况,成为雅致、创意、品位的标识。
尤其在高校内,涌现出一批青年昆曲人才和新的观众群体。2008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武汉大学上演,2000多名师生观看了演出。连续三晚的精彩表演,至今仍是易栋记忆中鲜活的赏心乐事。
粤剧,也因申报世界“非遗”展现出颇为生动的新颖景象。去年,国内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将实拍与特效技术相结合,刷爆B站,美到“破圈”,引发戏剧“国潮热”。
国粹京剧本身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申报世界“非遗”成功无异于锦上添花,传承创新不断。最近,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京剧表演专业的5名“00后”女生把京剧唱腔融入现代音乐,将歌曲演绎得耳目一新,相关视频累计点赞达2000多万次。
抖音近期发布的《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在线观看国家非遗戏剧相关视频的观众中,“90后”“00后”观众所占比例超过50%,成为听戏主力。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剧名列其中。同批入选的还有豫剧、秦腔、越剧、歌仔戏。目前,越剧、秦腔正在“往前一步”加紧申报世界“非遗”,陕西省还特地为秦腔艺术传承发展立法。
“这是传统戏曲发掘潜能、探寻生机的积极探索,也是重新与音乐、文化审美的时代主流同频共振的趋向。”易栋认为,“非遗”剧种保护绝不止于文物式静态封存,而应与时代相融、与观众相契,并且要倡导多样的保护发展路径与学理研究的有效互动互济。从本质上看,传统戏曲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根本原因在于其蕴含的中华历史文明积淀、文化创意智慧和大众审美取向。
但是,在传承发展、文化留存中,汉剧仍面临着诸多不可避免的挑战。因为汉剧是一种传统舞台艺术,长期以来靠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所以主要以演员的表演为载体,“人在艺在,人走艺亡”。余洪元、陈伯华、李春森、吴天保、李四立等大师虽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艺术与精神遗产,“但汉剧大师相继作古,一度出现技艺失传、人才流失、创作匮乏、市场萎缩、观众流失等情况。”
王荔说:“筹备申报世界非遗,最现实的考虑就是留住人才、复兴汉剧、振兴武汉‘戏码头’,让作为武汉市文化名片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汉剧活起来、传下去。”
■ 五省汉剧院团共推武汉牵头申报“世遗”
武汉古往今来有着“戏码头”的称号。梨园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要想大红大紫,就得‘北京坐科、上海挂号、汉口闯码头’。”
2019年,陈伯华大师百年诞辰之际,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举办。湖北、广东、福建、湖南、陕西五省汉剧院团“回娘家”,达成共识——齐心协力保护与传承中国汉剧艺术。
“汉剧在全国开枝散叶,五省汉剧根出同源,抱团发展是最好的选择。”黄朗介绍,2016年至2018年,武汉汉剧院主动到其他汉剧院进行交流,切磋技艺。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期间,大家还建立了“中华汉剧情”的微信群,各种合作热络起来。2020年10月,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发起、武汉汉剧院牵头,五省院团共同开展汉剧申报世界“非遗”工作。
为什么要由武汉牵头?陕西省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院长袁小龙直言,武汉是荆楚文化的大码头,是长江文明的大码头,更是中国戏曲的“大码头”。“武汉是个‘养得起戏’的地方,武汉作为汉剧申报世界‘非遗’的牵头者、扛旗者,有着较大的地理和文化优势。”
“根出一源,花开五朵,全国汉剧一家亲。”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广武认为,武汉作为一座省会城市,是中国戏曲的“大码头”、更是汉剧的发祥地,由武汉牵头申报,当之无愧。对于“抱团”申报,他信心满满:“当初粤港澳三地联手耗时6年终将粤剧成功‘申遗’,这给现在五省院团申报汉剧作出了文化交流合作的典范。”张广武介绍,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用时两年已完成了申报前期的文本、录像等资料。
湖南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彭玲则十分看好武汉深厚的观众基础。她感慨道:“武汉的观众懂戏、热情、素质高。每一次来武汉演出,我都能收获极高的互动反馈,遇到这么好的戏迷很难得。”
黄朗介绍,作为汉剧艺术保护传承单位,武汉汉剧院近年来在“研究、保护、传承、展演”上下功夫,为申报世界“非遗”作了有效铺垫。从2015年至今,武汉汉剧院到全国各地有汉剧的地方进行调研、收集资料,已经完成了1.3万多卷资料的整理,一批经典传统剧目的数字化工作也已完成。同时,《汉剧图文志》《汉剧艺人口述实录》等一批汉剧研究文献专著相继出版。
黄朗欣喜地看到,近几年,汉剧的传承与发扬取得显著成效。在目前汉剧的十大行当中,每个行当在武汉汉剧院都有当家演员。与此同时,“名师授徒”“百戏工程”“百出工程”等戏曲非遗传承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武汉汉剧院的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及10多名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都在以多种形式带学生。”
近年来,随着演出平台的拓展,汉剧艺术的传播也日益广泛。汉剧不仅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还多次参加法国巴黎中国文化节、德国柏林文化节交流活动。汉剧票友联谊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也在不断壮大,每年开展200多场“汉剧进校园”活动。
“汉剧是武汉的文化名片,汉剧申报世界‘非遗’,能提振汉剧人的士气,擦亮这张名片,彰显湖北武汉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湖北武汉的知名度。”郑传寅表示。
受市文旅局的委托,最近,郑传寅带领近40名学者编纂《汉剧艺术大典》,其中,《剧目典》《理论典》的编纂工作已经启动。这一工作完成后,或再择机启动《表演典》《音乐典》《美术典》《音像典》和《大事记》的编纂,为推进汉剧研究以及汉剧申报“世遗”提供理论支持。
■ 五省共推武汉牵头汉剧申遗
鄂 武汉汉剧院
粤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广东汉剧院)
湘 湖南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传承中心
陕 陕西省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
闽 福建省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
■ 近40位学者参与文献编纂
近40位学者编纂《汉剧艺术大典》,其中,《剧目典》《理论典》的编纂工作已经启动。这一工作完成后,或再择机启动《表演典》《音乐典》《美术典》《音像典》和《大事记》的编纂,为推进汉剧研究以及汉剧申报“世遗”提供理论支持
■ 1.3万多卷剧目资料整理完成
从2015年至今,武汉汉剧院到全国各地有汉剧的地方进行调研、收集资料,已经完成了1.3万多卷资料的整理,一批经典传统剧目的数字化工作也已完成。同时,《汉剧图文志》《汉剧艺人口述实录》等一批汉剧研究文献专著相继出版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孙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