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湖北:从“化工围江”转向“江豚逐浪”
2022-06-02 09:47:57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赵滢溪

湖北:从“化工围江”转向“江豚逐浪”_fororder_01

宜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视界网 郑杰 摄)

湖北:从“化工围江”转向“江豚逐浪”_fororder_02

一只江豚妈妈带着小江豚在江中嬉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4月26日)

  5月11日,长江宜昌段,一对江豚母子在碧波间觅食嬉戏。蹲守在岸边的摄影师和市民,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从罕见到“频繁来访”,长江水质“晴雨表”——江豚见证了宜昌在打好长江高水平保护修复攻坚战的壮阔历程。

  2022年是《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和“十年禁渔”推进的重要年头,也是宜昌深入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修复攻坚战,进一步筑牢三峡生态屏障的关键之年。

  牢记殷殷嘱托,贯彻省委部署,宜昌全力以赴答好生态文明建设“必答题”,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举全市之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全域生态修复治理,实现“化工围江”向“江豚逐浪”根本性转变。

  破解“化工围江”经验在沿江11省市推广

  长江干流流经宜昌232公里,占湖北省长江干流岸线总长的近四分之一。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位居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然而,此前多年来的过度索取,让长江不堪重负。

  “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问诊、定向领航。

  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筑牢三峡生态屏障,宜昌义不容辞。

  化工是宜昌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曾贡献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占全省化工产值近三分之一。

  “治岸”顶住“断腕”阵痛,宜昌沿江134家化工企业踏上“关改搬转”之路。

  有着47年历史的田田化工关停,2亿元生产装置、3亿元年销售额“归零”。投资30亿元的宜化煤气化改造项目,因选址距离长江只有1公里被否决……

  同时,三宁公司乙二醇项目,优选国际领先工艺,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跨步迈向“高精尖”。兴发电子级磷酸项目,打破国外垄断,占据国内市场80%。华阳化工搬入宜都化工园,产能从5000吨增至8300吨,产品种类翻番,成为全球最大紫外线吸收剂生产企业。

  从新发展理念出发,宜昌人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发展不在于要不要发展化工,而在于发展什么样的化工。

  重新启航,宜昌全面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化工比重下降到20%以下,精细化工占化工产业比重提高到36.2%;现代磷化工、硅化工新材料、氟基新材料、石墨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链已现雏形。

  2019年,宜昌破解“化工围江”的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彰,并在沿江11个省市推广。

  沿江化工企业“离江而去”,宁德时代、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一批行业巨头“重仓”,一条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产业链闭环正加速形成,推动传统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升级。

  共抓、共建、共享的长江大保护体系成效显现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数据,今年1月至4月,宜昌市1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34个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被视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指标生物”的江豚,3个家族“人数”再度迎来增长。

  成绩背后,是宜昌落实长江保护法,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中心,以系统治理谋永续发展之路。

  围绕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宜昌一口气谋划了63个项目。

  5年来,宜昌完成长江、清江1973个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一口一策”推进整治。长江干流宜昌段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总磷浓度下降近五成,清江、黄柏河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示范案例。

  系统实施水污染治理,宜昌港口岸电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长江中上游流域首艘LNG双燃料船“帆盛102”顺利下水,“气化长江”“电化长江”渐渐成为现实。我国自主研制“长江三峡1”新能源纯电动游轮在宜昌成功首航,万里长江首次迎来新能源“绿色方舟”。

  全国首个“生态市民日”、培育“三峡蚁工”等近百个生态公益组织,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数据显示,宜昌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达98.7%,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达96.79%、参与度98.56%。

  碧水奔流,新貌展现。

  今年5月,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公布,宜昌市点军区发现新物种,稀有猛禽红脚隼在宜昌现身。在当阳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的中华秋沙鸭数量持续增长。

  4月,滨江廊道胭脂园放流点,20余万尾“子二代”中华鲟从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启程,“乘”着“滑梯”游入长江。

  江水澄碧,鱼跃归途。5月,消息传来,历经约1800公里的旅程,中华鲟已陆续抵达长江口,将投入东海怀抱。

  232公里生态廊道加速绿色转型

  一半山水一半城,是宜昌人民心中最大的眷恋。

  过去5年,宜昌累计拆除取缔沿江码头216个、采砂场134家;全域生态复绿5.27万亩,修复长江岸线97.6公里、支流岸线196公里。

  宜昌段232公里生态廊道,滨江公园等一批新晋网红“打卡点”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

  上游到下游、从水里到岸上。全域复绿,绿色与生命、生态、生活从未如此紧密相连。

  5月28日,8公里长的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正式建成开放,昔日码头厂房变身绿地广场。多年匠心、一朝蝶变。现在从葛洲坝往下滨江绿色廊道全部贯通,焕然一新的长江岸线与滨江公园自然顺接,形成绵延50里的城市滨江绿廊。

  “这里的江滩太好看了!”武汉游客张豪感叹,他走过很多长江岸边,只有宜昌半山半水,绿得美得没话说。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郭沫若对宜昌的咏赞,让人联想。

  以绿色生态方式守护好长江岸线,既是宜昌人对长江母亲河真情实践,也是母亲河对宜昌人的又一次馈赠。山水相接、两岸翠绿,山青水净人开颜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湖北:从“化工围江”转向“江豚逐浪”_fororder_微信截图_20220602091724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