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安稳的桥,不仅出行方便,小龙虾也能卖个好价钱。”5月6日,潜江市龙湾镇三河村村民段丙望开心地驾驶农用车卖虾子,实施危桥改造后的新桥车水马龙。在湖北省“三年消危”行动中,潜江市已率先完成危桥改造。
据统计,2019年,湖北4万多座桥梁中,危桥总数居全国第二。从危桥分布地段看,农村占比最高,很多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工造”,加上近年自然灾害频发,许多桥梁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历史欠账,危桥改造迫在眉睫。
2020年,省交通运输厅启动我省史上最大规模危桥改造行动,总投资83亿元,计划三年内改造6108座危桥,改造重点为国省道四、五类桥梁,兼顾县乡道及村道中桥以上五类桥梁。截至目前,已下达“三年消危”计划项目5157座(国省干线1057座,农村公路4100座),全省已实施危桥改造项目4286座,其中已完成3086座。
一座座安全、便捷的桥,是群众的热切期盼。在宜城市流水镇梅畈村,一座昔日的5类危桥——孙家畈漫水桥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23米长、7.5米宽的新桥,遇洪水就淹、村民涉水过河的现象一去不返。在天门、荆州等地,许多老拱桥改造成现代桥梁后,荷载提高,能跑大吨位货车,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危桥三年“清零”,更有机制创新。2020年底,潜江市率先采用危桥改造“EPC+5年养护”模式,用“打捆”统一招标的方式,引进中交养护集团参与危桥改造项目。此举改变以前危桥改造传统“游击队”作坊式零散施工做法,对实施单位全产业链能力提出要求。湖北省通过委托专业单位编制《湖北省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技术指南》《“三年消危行动”中小跨径桥梁通用图》,着力提升危桥改造的耐久性,并建立“一桥一档”的危旧桥梁基础数据库。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称,三年“消危行动”不仅要改造危桥,还要广泛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全省公路桥梁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公路桥梁基础资料数字化、危桥改造科学化、桥梁养护规范化”,打造“化危为安”的普惠性民生工程。(湖北日报记者戴辉、通讯员方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