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好山好水好风景——恩施市立足生态“底色”释放绿色红利
2022-03-22 10:56:50来源:恩施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好山好水好风景——恩施市立足生态“底色”释放绿色红利_fororder_01

花枝山茶园。

好山好水好风景——恩施市立足生态“底色”释放绿色红利_fororder_02

观音塘美景。

好山好水好风景——恩施市立足生态“底色”释放绿色红利_fororder_03

芭蕉乡富尔山林场旁的山羊养殖基地。

  近年来,恩施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生态“底色”,释放绿色红利,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的多赢路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初冬时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嬉戏清江大龙潭红庙段,引起人们驻足观看。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无独有偶。2021年3月,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的髭蟾,在恩施市太阳河乡茶山河村溪流边发现。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恩施市陆续发现稀有野生动物落户安居,与人类和谐共处。科学考察和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种类30目91科502种,分别占全国、全省的20.3%、77.2%,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别为77种、125种。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铿锵话语犹在耳边。恩施市238名市乡村三级河长上岗履职,69条河流条条有人管,建立起“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

  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河长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着身边的碧水清流,河净、岸绿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黄石大桥到红旗大桥沿清江10余公里的亲水走廊,成为州城市民休闲、游乐的滨江景观带。州城中心城区规划保护性山体124座(片),总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落实了市、乡、村三级宗地“山长”及信息员,实现山体保护职能职责全覆盖。

  七里坪、耿家坪、女儿会等24个城市游园建成开园,州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3.58%。300米见绿、500米入园,城市的“绿色资产”变成市民的“生态福利”。

  “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字号”品牌接踵而至。

  融合发展绿色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一次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

  全国山地自行车联赛、全国老甲A足球明星赛等一批精品赛事在恩施市举办,让恩施声名鹊起,“文旅经济”“体旅经济”风生水起。

  拥有1个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恩施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1月至10月,全市旅游接待184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79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1.18%、75.18%。

  冬日的盛家坝镇二官寨村,茶园、小桥、流水显得格外静谧,吸引远近游客驻足欣赏。从古朴静谧的“世外桃源”到家喻户晓的3A级景区,从聚居古寨到“中国最美乡村”……如今的二官寨村,环境美了,游客多了,名声越来越响。

  不止一个二官寨。围绕 “点上出彩、线上风景、面上美丽”发展思路,恩施市打造三岔—新塘—沙地—红土富硒康养示范带、芭蕉—白果—盛家坝恩施玉露产业示范带、屯堡—大峡谷—板桥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带、龙凤—白杨坪—太阳河—崔家坝三产融合示范带,推动整体发展、全面振兴。

  在冬季农业综合开发中,茶园修建、清园、追施越冬肥成为茶农的自觉行动。农旅融合发展,一片片茶园,既是一道道风景,也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成效。

  2021年,全市34万亩已投产茶园,产干茶产量2.5万吨,其中恩施玉露产量突破2500吨、产值达17亿元。

  绿色生态释放红利

  “中国板党”因产于板桥镇而得名,板桥镇也因盛产板党而享誉中外。

  “石窑当归”因产于石灰窑而得名,石灰窑也因盛产当归而声名远播。

  “世界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等绿色优势、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推动经济与生态互通共融、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进。

  位于“华中药库”核心区,恩施市境内药用植物种类多、品质优。普查结果显示,全市经鉴定和查证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有160科、684属、1063种,其中重点药材121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医药生产加工能力,好药材难卖好价钱。

  为让“宝藏”不困于深山,恩施市引进湖北济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州通中药发展有限公司,一批中药材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推动资源“药库”向产业“药谷”转变。

  目前,全市常年人工种植中药材品种近60种,中药材留存面积达26.5万亩。今年采收面积6.2万亩、产量1.8万吨,产值有望突破3.85亿元。

  围绕“打造富硒+大健康产业”做足文章,落子连连。

  湖北仙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山药业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新塘乡横栏村1697亩天然富硒地块成功入选全国首批30个“天然富硒土地”。全市涉硒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过亿企业分别达34家、11家、3家。“恩施八宝”、富硒宴和10条“硒行养生游线路”广受欢迎。(恩施日报通讯员 张艺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