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砖、会渗水的绿地,宜昌奥体公园处处体现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袁立钧 摄
2020年,宜昌运河公园上榜国内“十大最美海绵城市景点”。袁立钧 摄
宜昌沿江而立、因水而兴,有20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鄂西生态屏障区,年降水量1100至1200毫米,境内河流总长5089公里,集水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河流164条,是全国丰水型城市的节水典范。
宜昌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因势利导保护长江流域敏感水域生态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持续增强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功能。
顶层设计,建造会呼吸的城市
“吸”——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呼”——在需要时释放、利用蓄存水。
在宜昌奥体中心,一场大雨过后,地面微微潮湿,渗水材料铺设的道路上看不到积水,雨水通过路面缝隙式排水沟,经两侧植草沟,流向湿地滩塘或雨水收集池,收纳的雨水可循环利用。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可称为“会呼吸的城市”。“海绵”包括河湖水系、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这意味着,海绵城市建设是复杂系统工程,高度考验着城市设计者和建设者的智慧。
宜昌紧扣城市水生态这个核心要素,结合自身生态禀赋,吸收先进经验,探索“宜昌路径”。
2015年,宜昌结合市政道路、公园绿地、环境治理、片区开发、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加速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编制《宜昌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指引海绵城市建设。2019年,出台《宜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近期实施方案(2018-2020)》《宜昌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技术导则》,提高工作的科学性、落地性。2020年,出台《宜昌市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建”与“管”,加快形成海绵城市规划管控机制。
2021年,宜昌将国家海绵城市创建纳入城市优功能攻坚行动,市政府实行周调度,住建、财政、规划、园林、交通、城管、水务等部门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为市民带来会“呼吸”的城市生活。
生态优先,系统化全域推进实施
至2021年底,磨基山公园、求索广场众创中心、沙河综合整治PPP项目、柏临河湿地公园、城市绿道等130个项目完工,完成总投资44.98亿元,新增海绵城市面积44.7平方公里。
——渗。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适的屋面打造绿色屋顶,利用屋面完成雨水的减排和净化。
——滞。在园林绿地、市政区域景观、道路设计中采用透水铺装,强化雨水渗透,减少雨水滞留。
——蓄。充分尊重自然地形地貌,建设雨水蓄水模块和地下蓄水池,雨水自然散落后有效储存。
——净。通过改良土壤、种植植被、建设绿地等,将雨水初步过滤,再由人工净化系统截污净化,用于日常使用。
——用。将净化后的雨水通过回收循环设施就地使用,日常中可用于灌溉、冲洗、消防及景观用水等。
——排。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灌渠相结合,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
宜昌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地制宜优化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因势利导善用自然资源,包括透水停车位、透水铺装广场、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元素”,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同步建立运行长效生态管护标准。三峡大学海绵校园、运河公园、沙河公园等项目的建设及运营,为海绵城市建设丰富了经验。
精心建造,打造山水交融的自然画卷
2020年,网络评选国内“十大最美海绵城市景点”,宜昌运河公园被网友推荐上榜。因其巧妙设计,将水域变成水体净化器,增建林丛、栈道、廊桥和亭台,通过最少的干预,使之成为“生态海绵”,净化运河水体、缓解城市内涝,保留场地记忆,同时为市民营造别具特色的休憩空间。
宜昌打造的山水交融、城在景中的自然画卷远不止这一幅。
通过实施净化城市“动脉”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城市蓝绿空间,优先保护现有绿地、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重塑健康自然弯曲河湖岸线和生态驳岸……宜昌将“城市双修”理念与海绵城市技术系统贯穿水生态整治全过程。(周寒飞、叶声、丁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