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 16条举措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给中小微企业留空间,多方降低交易成本。2月15日从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获悉,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出台文件,提出了16条务实管用的硬举措,推动各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迭代升级。
让招投标更高效。对疫情防控、应急抢险等项目,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同意或确认,项目单位可采取非招标方式实施。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采用“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模式,减少招标层级环节,减少涉企保证金,降低交易成本;推进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一网通投”,优化信息核查。
对守信企业给予信用奖励,适当降低抽查频次;完善信用救济机制,放宽信用修复条件,缩短信用修复时限。制定招投标活动容错清单,引导市场主体自我纠错。
鼓励中小企业有序竞争。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4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
让招投标交易规则更完善。推进“评定分离”改革,逐步扩大改革地区和范围,提倡资格后审招标方式。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文件澄清等事项,对已具备基本招标条件的项目,允许在提交风险承诺书后,先行发出招标文件。
让招投标监管执法更有温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把握执法力度,提升执法温度,广泛运用约谈教育、警示告诫等非强制手段,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相关措施还明确,要建立干部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和保护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开拓进取,担当作为。(湖北日报记者张爱虎、通讯员毛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