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宜昌筑牢守好三峡生态屏障
2022-01-04 16:27:31来源:三峡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宜昌筑牢守好三峡生态屏障_fororder_01

宜昌城区王家河江豚文化主题亲水平台,市民朋友来到这里休闲观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提升长江岸线环境,昔日一个油库码头改建成为一座设计别致、融入长江大保护和宜昌江豚文化元素景点,受到市民的欢迎。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摄

  建设三峡生态屏障!2021年6月,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明确目标定位,吹响了奋进的战歌。

  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全市上下奋楫扬帆,激起了千层浪:我市入选中国“绿都”20强和“十大秀美之城”;形成“八大公园、六大水系”的城市生态体系;长江干流宜昌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一种担当

  护佑一江清水

  长江母亲河流经我市232公里,滋养了一方水土,带来了能级跨越。

  位居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我市义不容辞,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

  以“两江四河”为重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我市形成了破解“化工围江”典型经验,打造了“滨江生态廊道”、长江沿线湿地保护样板,构建了生态修复融合发展模式。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该“宜昌样本”亮相“中国馆”,为其它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提供了借鉴。

  去年7月,第2号总河湖长令吹响了碧水保卫战“净化行动”的号角,换来了优质的水资源、健康的水生态、宜居的水环境、美丽的水域岸线。我市河湖长制工作目标考核居全省前列,获得省级通报激励。

  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我市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并成立市渔政协助巡护队,推动渔民洗脚上岸。华丽转身后,他们在首届“优秀长江协助巡护员”评选中收获了“最美协助巡护队”的美誉。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去年12月,《宜昌市长江清江生态廊道建设行动方案》出炉,在全市启动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同时,5005名四级林长各就各位,守护林草资源安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持续攻坚,打造长江大保护升级版,我市在全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考核中夺得“三连冠”。

  一种情怀

  改善生态环境

  一半山水一半城,是我市人民心中最大的眷恋。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标志性战役,守好这方山水。

  全面推进“控柴”“禁煤”“禁露天烧烤”,管住高污染燃料生产、销售,引导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同时开展臭氧污染专项管控,无组织排放专项整治,机动车尾气常态化检查……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提升至84%。

  排查整治长江、清江流域内入河排污口,虎牙雨洪排口等入选全省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监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情况;改造升级3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去年9月,我市又入围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城市。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提高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实行农药化肥减量……土壤环境风险得到管控,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与荆州、荆门、恩施“结义”,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联保共治保障机制,签署《“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合作协议书》,启动大气、流域、土壤、生态修复等八大方面的合作。

  同心相向、群策群力,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在2020年度市(州)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一举斩获优秀评级。

  一种意识

  加速绿色转型

  修复长江岸线97.6公里、复绿5.27万亩,为城市系上了“绿腰带”。

  腰带横贯东西,串联起坝上使用岸电的船只、山顶迎风飞舞的珙桐、江心翻腾嬉戏的江豚、岸边捡拾垃圾的人们……

  从生态起笔,绘发展之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斐然:

  五峰、远安、秭归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五峰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宜昌、宜都、当阳、枝江、兴山、夷陵荣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我市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也亮点纷呈。

  雨水通过净化回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等;办公楼、消防水池等集中用水处安装计量水表;卫生间内安装自动感应水龙头……水效遥遥领先,去年8月,市规划馆入选首批“国家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

  此外,还有兴发集团连续9次荣膺“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黄磷)”、9个国家级节能示范单位落户我市……

  除了以创建促转型,我市还向改革要动力,不断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以黄柏河流域为蓝本,采取科学立法、综合执法、水质约法等措施,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我市流域水生态综合执法改革荣获首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命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也在同步推进。2021年12月,湖北省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在我市成功办理。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下一步,我市将深刻把握践行“两山论”带来的新机遇,深入实施“双碳”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好守好三峡生态屏障,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通讯员 何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