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硬联通,铁路是大动脉。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铁路战略支点作用尤其明显。
决战四季度,冲刺全年精彩,持续完善以武汉为中心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以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以其他市州为节点的“十字型”高铁枢纽,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时下,一个个铁路项目正加速收尾,冲刺通车,一批已开工项目正快速推进。
忙冲刺,铁路建设跑出“高铁速度”
10月29日,轨道车行驶在安九高铁鳊鱼洲特大桥上。安庆至九江高铁庐山至黄梅段开始联调联试,意味着这条铁路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跨入四季度,安九高铁通车进入冲刺期,武汉、南昌、上海三地铁路部门加紧协调,确保了联调联试按时间节点开始。
铁路建设周期长,今年湖北省遭遇抗疫、战洪等诸多困难,工期因此被耽搁。冲刺四季度,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武铁和铁路施工单位加紧组织实施,抓管理,抓创新,拼出铁路建设加速度。
一批重大铁路项目抓紧冲刺收尾——
“越是收尾阶段越忙。”负责黄黄高铁施工的中铁十一局黄黄高铁项目部二分部总工程师王俊杰忙得不可开交,检查盖板、隔音板等是否安装到位,验收资料等是否准备好,接连查漏补缺,为静态验收做准备。项目开工以来,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化轨枕制造厂投用,啃下电网迁改、巴河特大桥等一个个重难点,工期大大缩短,为黄黄高铁年后通车打下基础。
郑万高铁,串联中原地区、成渝地区和湖北省襄阳、宜昌、神农架、恩施等地。位于南漳县的高家坪隧道是最复杂最难的一段,国庆期间,负责南漳段施工的中铁十一局集团郑万高铁5标项目部加班加点,完成了最后45米隧道衬砌。“这里有个巨大的溶洞,脚下建了一座35米的拱桥,铁路相当于建在拱桥上。”该项目部二分部副经理邓生近介绍,创新使用智能化、机械化设备,加快建设进度,为隧道开挖打造了“中国样本”。目前,湖北段进入全线铺轨阶段,力争明年通车。
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快速推进——
荆荆铁路,作为湖北省今年最早开工的铁路项目,如今已经进入全线建设高峰期。10月31日,经过6个小时连续施工,荆荆铁路3标项目首榀预制箱梁顺利完成浇筑,月供60片箱梁的荆州北制梁场达产,铁路建设按下快捷键。
新建沪渝蓉高铁(又名沿江高铁)以“高铁速度”加速推进:21天拿到环评批复。8月完成汉川东至宜昌北初步设计批复,9月24日,武汉至宜昌段最先开工,12月将全线开工。
西十高铁(西安至十堰)迎来好消息,11月1日,铁路初步设计获批,有望年内开工。
铁路项目落地、开工、通车,湖北省交通大动脉正越建越密。
补短板,铁路货运跑得欢
10月24日,武汉北站办理编组车辆24452辆,创车站开通以来新纪录。
畅通贸易、活跃经济,铁路功不可没。从空中看湖北,襄渝、焦柳、汉丹、浩吉、京广、合武、武麻、武九等货运线路交错密布,四通八达,为湖北省加快经济恢复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但应该看到,一些关键性节点,仍未打通,阻碍了物流畅通。
湖北省加快谋划推进一批货运铁路补短板项目,集中力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力打通铁路货运“肠梗阻”。
10月26日,阳逻港码头,从长三角地区坐船而来的24吨食用油、耐火材料等,由港口直接转乘火车专列驶往武汉北站。今年来,湖北省全力推进江北铁路建设,阳逻港至滠口站的铁水联运实现无缝对接。
三峡枢纽白洋港疏港铁路工程,是破解三峡船闸翻坝难题的重点工程。宜昌市白洋港进港铁路7月7日主体完工,目前正在收尾,冲刺年底试运行。
三江港、大花岭等铁路物流基地相继扩能改造,舵落口物流基地改造等工程有序推进,货运基础设施全面升级,铁路货运跑得更欢,货物通江达海。目前,湖北省已有10个港口实现了铁水联运,铁水联运跃升至750万吨。
打通物流节点,优化物流服务方案,武汉的国际联运战略通道作用越来越明显。11月1日,武汉首开到东南亚地区的铁海联运,全程运输时间较江海联运节约8天多。截至目前,汉欧班列共开行了29条跨境运输线路,铁水联运初步形成了“联通欧洲、覆盖中亚、衔接日韩、连接东盟”的国际服务网络。
拼搏冲刺四季度,确保全年精彩。武铁将重点加强大宗货物运输、铁水联运、集装箱运输、中欧班列等运量提升。扩大铁路经营服务网络,在铁路货场、货源集散地设立铁路物流经营服务网点。拓展铁路货场验箱、洗箱、修箱功能,建设水运箱还箱点。探索建立集装箱无轨站,推进集装箱堆场和箱源共用。目标已锚定:力争全年完成7.1万个标箱、885万吨的铁水联运。
谋长远,一批项目抓紧谋划
让铁路货运跑得更快更顺畅,一批项目正谋求做大做强,快速推进。推动吴家山中心站打造“华中国际联运集散中心”,大花岭物流基地打造“商品车装载基地”,舵落口物流基地打造“城市配送中心”,滠口物流基地打造“长江中游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战略支点”。推动荆州港务集团公司铁路专用线(松滋车阳河港)铁路建设,吸引大宗货运“公转铁”运输。
以沿江高铁和货运铁路为重点的“经济带内畅通、南北辐射通达”现代化铁路网正在加快建成。武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扩大“公转铁”运量,铁路货运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大。到2025年,力争年货物发送量达到1亿吨,日均卸车到达8500车,货运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目前,武铁正抓紧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铁路项目。争取武汉枢纽直通线、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开工,力争将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武汉至南昌高铁、武汉至贵阳高铁等项目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尽早开工建设。确保到2025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000公里,其中高铁超3000公里,覆盖长江中游地级市和主要城镇,基本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区域内1至3小时、相邻省会城市2至3小时、各大经济区中心城市3至4小时的交通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见习记者 胡祎 通讯员 孟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