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武汉江岸区高质量推进长江禁捕工作
2021-04-27 10:01:34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李玥

  原标题:确保长江江岸段重点水域“四无四清”——江岸区高质量推进长江禁捕工作

武汉江岸区高质量推进长江禁捕工作_fororder_01

4月20日,江岸区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巡查长江江岸段,确保重点水域“四无四清”。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实施长江流域禁捕,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江岸区拥有17.5公里的长江岸线,曾是武汉市渔船数量最多的中心城区。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江岸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与武汉市作风巡查第一组形成合力,全力推进禁捕退捕工作,确保高质量打赢长江禁捕退捕硬仗。

  “一户一策”制定退捕措施

  据统计,在长江江岸段水域,有持证捕捞渔船14艘、辅助用船9艘、居家渔船3艘,兼业渔民22人。江岸区认真开展渔民身份识别,做到每船必查、每证必核、每户必验,精准建立档案。掌握了解渔民的家庭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特别是对长期在江上生活,以船为家的渔民,如何离船上岸,落实住房补贴等进行专项协调,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制定详细的“一户一策”退捕措施,做到基数准,问题清,措施实,保障稳。

  目前,江岸区已全部收回渔船的《内陆渔业船舶证书》,对归集的渔船和居家渔船全部拆解。分批次对已上交内陆渔业船舶证书、捕捞渔船、网具和辅助用船的渔民及时兑付补偿资金,完成辖区渔民适龄劳动力全就业。

  “长江养育了我,现在应该由我们回馈长江。”渔民李建平曾以船为家。在江岸区大力宣传禁捕退捕政策后,李建平主动投身到禁捕退捕工作中,变身为巡江护渔卫士。

  重点水域加强监管执法

  “春季是钓鱼高峰期,我们要重点防止用多杆、多钩、筏钓、锚钩、探鱼设备等违规垂钓行为。”4月20日,长江江岸段水域,江岸区水政执法船缓缓行驶。甲板上,监管执法人员正手持望远镜,严密注视两岸。

  这次联合执法行动,由江岸区禁捕办牵头,有来自水务、城管、环保、水上公安、区公安分局、丹水池街道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参与。从上午9时至中午11时,一行人乘船从武汉市水政码头出发,巡查至长江江岸段与黄陂段的交界处——新河口,往返距离28公里。在重点点位,执法人员还上岸巡查,确保监管到位。

  江岸区相关负责人说,从去年开始,这种多部门大型联合执法行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跨部门小型综合性巡查则每天进行。江岸区通过联合巡江、上岸检查等方式,对辖区长江重点水域进行日常及专项行动,确保实现长江流域江岸段重点水域“四无四清”,即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实现清船、清网、清江、清湖的目标。针对可能出现的非法捕捞现象,江岸区保持高压态势,广泛宣传非法捕捞的危害和后果,多次组织联合清江执法行动。此外,大力斩断非法地下产业链条,对收购、加工、销售、利用非法渔获物等行为严厉打击。此外,江岸区在全区上下掀起“学习禁渔令,保护母亲河”的高潮。制作“保护母亲河,禁捕在行动”宣传片,在多处商业体循环播放;在沿江重点点位悬挂宣传标语,不断扩大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各方力量聚指成拳长效监管

  长江禁捕退捕,要退得出、禁得住,还要管得好、管得久。“就在我们进行联合执法的同时,江岸区的常态化巡查也在进行。”江岸区相关负责人说,江岸区根据一元、四唯、永清、二七、丹水池、后湖、谌家矶、塔子湖等八个街道的管辖范围,对长江江岸段进行网格划分,对整个长江江岸段及通江支流进行网格化管理,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查。

  巡查中一旦发现非法、违规捕捞行为,及时报告区禁捕办,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针对日常巡查发现的复杂问题,江岸区及时进行通报和综合研判,寻找解决方案。围绕禁捕退捕,江岸区正加快建立一系列长效监管机制。

  目前,江岸区城管无人机中队已加入综合巡查,江岸区还计划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统一指挥平台,建立科技化监管机制,进一步优化监管效果。此外,江岸区建立渔民信息追踪机制,各街道、相关部门对“洗脚上岸”的渔民,在“医食住保”方面的情况,予以追踪关注。

  为确保长效监管机制落到实处、不打折扣,江岸区建立全程监督机制,武汉市作风巡查第一组和江岸区纪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多种渠道指导督办禁捕退捕工作。(孙薇 刘培 廖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