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到2025年建成运营3个大科学装置,引进50名左右战略科技人才 武汉以十大行动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
3月29日,武汉市以一场科技创新大会,吹响全力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
会上发布了《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为未来5年科技创新指明方向。这十大行动分别为:创新平台建设行动、知识创新强基行动、科技企业倍增行动、武汉英才“拔节”行动、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成果转化加速行动、高端产业领航行动、科技金融赋能行动、全域创新协同行动、创新生态优化行动。
“武汉科教资源丰富,创新禀赋优越,理应在科技自立自强上承担更大责任,迈出更快步伐。”武汉市委领导表示,将坚决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勇攀高峰的豪气,努力塑造武汉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
谋划布局8个大科学装置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打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利器,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市委领导认为,武汉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一极,必须加快建设“国之重器”的平台载体,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根据十大行动方案,武汉将加快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建设。在运行好现有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加快建成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并确保2023年投入运营的基础上,谋划布局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武汉光源)、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升级、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等8个大科学装置,力争到2025年建成运营3个、在建2个。
同时,加快推进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力争2025年之前获批1家。整合优化28家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创建3个以上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布局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突破集成电路、操作系统、基础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卡脖子”环节。
为提升集中度显示度,武汉将全力打造东湖科学城创新极核,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布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并面向全球引进硬核科技企业。
此外,武汉还将强化名校名企名城合作,探索成立联系服务高校院所的专职机构,大力支持高校参与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努力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上实现重大突破。
每年引进10名左右战略科技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面向“十四五”,武汉提出,着力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以人才的风云际会驱动发展的风生水起。
根据十大行动方案,武汉将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武汉英才“拔节行动”“学子留汉工程”“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在高校院所、领军企业探索实行人才引进推荐认定、随到随评机制,力争到2025年,新引进50名左右战略科技人才、100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吸引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不少于150万人。
在政策方面,武汉将精准制定人才政策,对贡献突出的人才,探索人才个税奖补政策;对入选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科技创新人才,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同时,探索设立市区人才投资基金,采取“无偿资助+股权激励”方式,加大人才项目资助。
此外,武汉还将围绕“人才链”完善“服务链”,健全完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探索全面放开高端人才购房、子女入学等限制,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加快组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本地转化率不高,是武汉科技创新面临的短板弱项。
“抗击疫情,武汉是英雄之城;推进成果转化,我们也要有英雄之胆。”武汉市委领导表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必须提振敢闯敢干的胆气,积极探索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
根据行动方案,武汉将借鉴外地经验,加快组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深化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和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打破体制机制瓶瓶罐罐,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进度慢等问题。
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武汉将筹建光谷科技银行、光谷科技证券、光谷科技保险和光谷科技租赁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同时,提高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力争到2025年,全市科技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直接融资规模突破4000亿元。
此次科技创新大会上,一批院士引领十大高端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武汉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深入实施院士专家引领等高端产业领航计划,力争5年内推动300项院士专家项目落地转化。
此外,武汉还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标杆企业”梯次布局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