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固润科技成功研制出“高性能光引发剂FMT”产品 俏销欧美
2021-03-25 11:03:07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李玥

  原标题:成功研制出“高性能光引发剂FMT”产品,俏销欧美——固润科技靠尖端技术掌握定价权

固润科技靠尖端技术掌握定价权_fororder_01

固润科技研发人员正在进行研发实验。

  阅读提要

  2月18日召开的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荆门市8个项目获得科学技术奖励。科技成果如何“纸变钱”?科技创新对企业意味着什么?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固润科技、荣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的万锦科技,倾听企业家创新创造的故事,探究企业科技创新背后的价值逻辑。

  老板欲南下打工“偷师”

  听说记者要了解企业技术创新背后的故事,固润科技首席科学家邹应全略一思忖:“那只怕要从40多年前说起。”

  上世纪70年代末,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高中,何长华、邹应全两个农村学生经常凑在一起吃饭。食堂打来的米饭,就着家里带的咸菜,一吃就是一个星期。高中毕业后,邹应全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何长华则回老家务农。

  18岁的小伙子对农活并不精通,何长华和兄弟几个只能外出打工。他们开始在一家工厂车间里当搬运工,忙的时候,何长华与同伴们卸货,整整6个车皮,一车皮60多吨货物,他们6个人一天就卸完了,每人能挣20多元。由于肯吃苦,何长华被镇上的一家商场看中,先后做了站柜台的柜员、管账的财务,直到经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何长华抓住政策机会,把商场承包下来。

  2002年6月,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何长华,注意到建筑市场上外墙漆需求旺盛,便与另一名同学创办了一家经营环保型外墙涂料及防凝结剂产品的企业——昱奎化工。一年多后,企业走上正轨,何长华却突然表示要把公司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准备南下沿海城市打工。

  “主要是感到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可替代性强,想做大做强很困难。”何长华说是去打工,实际上是想去先进企业“偷师”。

  研发细分领域

  前沿技术

  彼时,昔日的同学邹应全已是北京师范大学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教授、博导,处在国际光引发剂技术研发的前沿。

  “你有这么大决心去‘偷师’,干脆跟我学,我来帮你。”邹应全建议何长华向更有前景的“光引发剂”高新技术产品方向发展。何长华却不知“光引发剂”为何物。

  不懂就学。2004年,何长华跟着邹应全到北京,成为一名“老跟班”。近一年的时间里,邹应全参加学术研讨会,何长华是志愿者;邹应全给研究生上课,何长华是旁听生。

  从2005年初开始,何长华对光引发剂项目进行全面考察,终于他弄明白了:光固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一种通过紫外光使液态材料迅速变为固态的新技术,“光引发剂”广泛地应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领域,也大量用于集成电路、平板显示、3D打印等高技术领域,还在牙科材料、美甲等医疗美容行业应用广泛。

  2007年11月,在昱奎化工厂区内的一个小角落里,何长华和邹应全等8人启动了“光引发剂”项目应用测试。“开始的时候,因为产品要避光,公司没有条件,就用麻袋当门帘。当时来昱奎化工参观的人都奇怪,怎么公司还弄这样的厕所?”

  随后,他们又投入400多万元,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建起了校企联合基础实验室,开展产品研发。2008年8月,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高性能光引发剂FMT”产品,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掌握这项尖端技术的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供不应求,具备一定的国际定价权。

  “不创新就容易被市场淘汰”

  2011年,何长华和邹应全又依托产学研合作及科技创新,从昱奎化工成功孵化出了固润科技有限公司。到2016年,“固润模式”成功复制延伸,又孵化出湖北臻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环保技术设备开发与服务。

  目前,何长华和邹应全作为实际控制人掌控三家企业,拥有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因为在细分领域部分关键技术上走在国际前沿,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固润科技产品利润率相当可观。不久前的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固润科技的“磷酰氧系光引发剂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建有院士工作站、“新三板”挂牌……在固润科技,人们早已形成一个共识:凭借技术创新,企业发展才有底气。

  “介绍了这么多,我其实是想说明一件事。”邹应全坦诚地说:“企业创新本身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不创新、不掌握高精尖技术,利润就低,做起来就辛苦,就容易被淘汰。说到底,企业创新的背后是市场的倒逼,是市场的逻辑。”(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周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