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基辅7月6日电(记者李东旭)中国和乌克兰两国代表6日在基辅市利斯基货运站举行活动庆祝汉欧国际“武汉-基辅”中欧班列首班抵达。该班列是中国华中地区首列直达乌克兰的中欧班列。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乌基础设施部部长克雷克利、乌外交部副部长叶宁等出席活动。
范先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武汉-基辅”中欧班列的开行,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在贸易畅通方面在欧洲方向取得新的发展。他表示,中乌“一带一路”合作将更加紧密,乌克兰作为欧亚物流中心枢纽地位优势将得到更好发挥,中乌经贸合作将更加快捷便利,两国人民将由此获得更多实惠。
克雷克利说,“武汉-基辅”中欧班列的开行,标志着乌中两国首次拥有定期开通的直达货运班列。他表示,乌克兰对发展西欧至中国的货运转运业务、乌中“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和两国的直达货运业务兴趣浓厚。
首班“武汉-基辅”中欧班列6月16日从武汉出发,7月5日抵达基辅。班列装载着武汉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化工原料、农业机械设备、铝边框、注射器、背包等,装载总量为43个集装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