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继续严控离汉离鄂通道 分区分级保障安全有序出行
2020-03-14 15:09:24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通知 继续严控离汉离鄂通道 分区分级保障安全有序出行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3月1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关于做好人员安全有序流动交通运输保障的通知》,要求在继续实施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基础上,保障人员安全有序出行。

  该通知规定,低、中风险地区人员凭健康码“绿码”可在省内安全有序出行。截至3月12日24时,湖北省除了武汉市外,其他县市均为中低风险区,这意味着除武汉以外,其他市州均可安全有序出行。

  低中风险区市民可凭健康码在省内出行

  三类人群可申请离汉

  通知要求,各市(州)、县(市、区)指挥部负责本区域内人员安全有序流动交通运输保障,跨市州人员流动交通运输管理协调由省指挥部交通专班负责统筹。各地指挥部要分阶段、分区域、分行业、分企业确定出行人员名单,有序组织交通运输。每个人必须凭健康码“绿码”才能出行。无法申领健康码的,可凭现住地村(社区)出具的健康监测证明出行。

  根据通知,除了武汉市外,低、中风险县市人员可在省内安全有序流动。各地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办法,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岗,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安全有序返乡。同时,要做好滞留在外人员安全有序返鄂服务保障工作,将返鄂人员纳入本地疫情防控管理。

  武汉市则继续实施严格的离汉通道管控措施,但对援鄂医疗队等三类人群离汉给出了明确答复。

  援鄂医疗队离汉,由其前线指挥部向湖北省指挥部提出返程申请(包括人员信息、健康证明及交通方式),省指挥部疫情防控专班出具离汉离鄂意见;国家部委援鄂人员及防疫重点工程援建人员离汉,属离汉非返京人员的,由受援单位或对口行业主管部门向湖北省指挥部提出申请,省指挥部疫情防控专班出具离汉离鄂意见。属离汉返京人员的,按照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办理;境外人员离汉,按照省委外办、省委台办现行有效方式办理。

  鼓励低中风险区市民自驾、“点对点”包车出行

  各地逐步恢复省内公共客运

  符合条件的市民出行,在交通运输方式上如何管理?

  通知提出,提倡低、中风险地区的市民自驾出行,省内可凭健康码“绿码”自驾车辆安全有序通行,小区(村组)、防疫卡点查验司乘人员“绿码”、测温正常即可放行,无需另行提供健康证明、流入地接收证明和车辆通行证等。

  在低、中风险地区,没有驾驶证或车辆的以及规模适中、流入地相对集中的人员,鼓励“点对点”包车。省内可凭健康码“绿码”,由用工方或组织方租用有营运资质的社会车辆,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包车服务,无需另行提供健康证明、流入地接收证明和车辆通行证等。

  通知还提出,低、中风险地区在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各地可逐步有序恢复省内客运航班、旅客列车、客运班车、客轮以及城市公交。司乘人员凭健康码“绿码”乘车,无需提供流动证明、流入地申请审批表和车辆通行证等,但途经高风险地区,不得上下客。

  武汉市及其他高风险地区继续停运客运航班、旅客列车、客运汽车、客轮以及城市公交。

  客运班车客座率不超过50%

  体温超过37.3℃乘客将被临时隔离

  通知规定,客运班车、公交、的士、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行时,驾驶员、乘客、乘务员均要佩戴口罩,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若有乘客出现呕吐,要用消毒剂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对物体表面再次消毒处理。

  乘坐道路客运班车和轮船要严格控制人数,客运班车客座率不能超过50%,隔位、分散就座。乘客进出站(上下船)都要测量体温,高于37.3℃的乘客在应急区域暂时隔离。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船舱)清洁消毒,车站卫生间和洗手池配备消毒液,尽量关闭空调,开窗通风。三类以上客运班车和客运包车还要将车厢后两排设置为应急区域,使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干呕等症状乘客。

  乘坐公交车时,要降低车厢拥挤度,尽量开窗通风,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清洁消毒;出租车司机每天出行前要对车辆内部消毒,携带含醇类消毒湿巾,增加车门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频次,尽量开窗通风。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安排专门人员驻守车站、码头,负责核验健康码“绿码”和体温监测工作,并设置留验站,对测温超标人员及时留验转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