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武汉市打通智慧医疗“最后一公里” 电子发票取代纸质发票
2021-06-23 12:05:51来源:武汉晚报编辑:李燕责编:李胜兰

  原标题:电子发票取代纸质发票走上前台 我市打通智慧医疗“最后一公里”

  6月22日,武汉市11家医院正式上线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平台,传统的纸质发票退居幕后,医患在手机上交费后可获得电子发票。此前,武汉市医疗机构已实现了线上挂号、线上交费,但病患需要到窗口排队领取纸质收据或纸质发票。

  据悉,此次上线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平台的医疗机构,包括市中心医院、市第三医院、市第四医院、武汉儿童医院、市武昌医院、市肺科医院、市急救中心、市第六医院等8家市级医院,以及市第八医院、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市第七医院等3家区级医院,其中,武汉市急救中心在全国率先在移动端使用医疗电子票据。

  在验收前的试运行阶段,患者到上述11家医院看病、住院,已经可以线上缴费并获取电子发票。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22日表示,此举标志武汉市医疗票据管理从“纸质发票”一举跨入“电子发票”时代,打通了智慧医疗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电子票据让“一机在手、看病无忧”成为现实

  2019年,我国启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在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下,市财政局按照“试点先进、稳步推进”的思路,在全市医疗系统推进医疗票据电子化改革,市一医院、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率先试点。

  市一医院是武汉市第一家试点医院电子票据的单位,手机端、自助端、住院、门诊、急诊、体检等部门全面推广使用电子票据,实现了门诊、住院和互联网医疗电子票据全覆盖,医院电子票据系统与财政、医保等部门的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成为全国医院电子票据试点样板。截至6月18日,该院开具医疗电子票据570万份,收款金额17.15亿元。

  在22日的医疗电子票据管理系统验收和上线活动中,中心医院、儿童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视频展示了使用电子票据的多个应用场景。门诊和住院均可实现“无人值守”,患者借助手机或医院设置的自助服务机,完成门诊挂号、交费,自助办理入院登记、缴费和出院结算等,电子发票或电子收据实时发送到手机,也可以在自助服务机上打印。

  患者王先生体验后说:“通过手机不仅能挂号缴费、办理入出院结算,还能实时获取电子发票,真的是一机在手、看病无忧。”

  市一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推行智慧医疗不能遗忘老年人,该院仍将保留一定数量的人工窗口,为老年患者和其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挂号、缴费和票据打印服务。

  医疗票据电子化,打通智慧医疗“最后一公里”

  中心医院使用医疗电子票据后受益多多。该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使用医疗电子票据,不仅打通了互联网医院和门诊智慧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据其介绍,中心医院每年大约使用285万张纸质医疗票据,使用医疗电子票据后,院方只需要为特需患者提供少量纸质票据,将大幅降低传统纸质票据的采购、仓储费用,降低挂号、交费窗口的人工成本,同时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市卫健委财务处负责人徐凌介绍说,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电子票据同样可以作为医保报销的凭据,特别方便异地医保报销。

  目前,武汉我市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已具备异地医保报销功能,还预留了医疗商业保险接入端口。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入驻后,可一键获悉承保对象的救治费用清单、电子发票等,患者同样可以足不出户报销医疗费用。

  市财政局非税分局负责人高海涛22日介绍,除已验收、上线的11家医院外,还有2家市级医院和6家区级中心医院已启动医疗电子票据改革,目前正在进行测试和联调对接阶段,两个月内可上线使用,届时,我市市级三级医院将全部使用电子票据,70%的区级中心医院使用电子票据。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将实现医疗电子票据使用全覆盖。(记者李金友  通讯员黄志敏 李小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