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武汉新冠疫苗接种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1-03-24 11:01:14来源:武汉晚报编辑:李燕责编:李玥

  原标题:接种小分队上门、增设接种点、使用移动接种车 新冠疫苗接种打通“最后一公里”

武汉新冠疫苗接种打通“最后一公里”_fororder_01

3月19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号楼前,武昌区疾控中心正在疫苗接种车上开展接种工作。通讯员祝山惠 摄

  自开展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以来,市民接种新冠疫苗需求连日提升,武汉各区均增加疫苗接种点,延长工作时间,方便市民尽快接种。23日,记者从武昌区疾控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已成立接种小分队,每10人为一组,将为接种量达300~400人次的社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真正做到打通“接种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接种新冠疫苗的需求,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扩面提速,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区不仅增设接种门诊,还为有需要的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增设临时接种点,或将移动接种车开到社区、单位办公地点附近提供上门服务。

  23日上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一辆移动疫苗接种车正在工作,为该院医务人员、工地工人进行疫苗接种。记者看到,在接种工作台旁,放有两台智能冰箱,以保证新冠疫苗在规定的温湿度环境中储存。“按照规定,疫苗储存温度必须保持在2到8摄氏度的标准范围内。”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冰箱直接与疾控中心的冷链监控网络联网,一旦储存温度超出规定温度范围,报警信息会实时发送到工作人员的通讯设备,并上传数据,相关人员将立刻处理。此外,为了避免人群在接种车内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车内专门配备有空气净化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

  武昌区疾控中心主任谌亲华介绍,移动疫苗接种车是中国疾控中心与海尔生物联合研发而成,各项工作条件与各接种门诊条件相当,保证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实现了疫苗数字化接种管理,确保接种工作的安全性。目前,全区已有2000多人通过接种车完成接种。   

  此前,武昌区疾控中心连续多日在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分别设置了临时接种点,方便高校师生进行接种。

  “辖区居民多,大家打疫苗的积极性很高,考虑到不少人在下班后才能赶来接种,工作人员常常忙到晚上10点后才下班。”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缪学宇介绍,从3月12日开始,接种门诊开放时间为早8时至晚8时,全部人员投入到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最高峰时单日完成接种人次达1000多人。此外,中心医护人员还上门为部分企业职工接种。

  临时接种点现场规范设置了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急救区,每个区域至少配备一医一护,并将负压救护车开到门口,以应不时之需,接种结束后,还需按照要求将现场进行细致消毒。街道也派出工作人员到接种点引导、服务居民。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介绍,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获得免疫力,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大范围传播和流行。    

  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手段,希望大家积极接种疫苗。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区分轻重缓急,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常态化防控与接种工作相统筹,依法审慎稳妥有序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更加安全、有序、有力地推进疫苗接种,逐步扩大人群的覆盖范围,尽可能让更多群众接种疫苗,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截至3月23日12时,武汉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60万人。(武汉晚报记者 刘晨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