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鄂州加速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
2025-11-25 10:20:30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高钰姗责编:魏寒冰

  原标题:鄂州加速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让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成为全球供应链上最可靠、最高效的一环

凌晨,繁忙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天路织网

  从“零点”到“全球通”的跨越

  清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一架满载电子产品和高端服饰的顺丰全货机呼啸升空,直达欧洲;傍晚,来自东南亚的新鲜水果、美洲的跨境电商包裹相继在此落地。

  这里,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航空物流网络中一个日益繁忙的节点。

  “回想开航之初,我们面对的几乎是一张白纸。”鄂州市民航办负责人感慨道,“如今,这张白纸上已经绘就了辐射全球的航线网络图。”从零的突破到触达世界,花湖机场的“翅膀”以惊人的速度延展。

  111条货运航线如密集的血管,贯通国内56个重要机场,更飞跃洲际,直达欧洲、美洲、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51个国际航点。累计超8万架次的客货运航班起落,完成200多万吨的货邮吞吐量,这座枢纽的繁忙与效能正在释放。全球货运机场排名持续跃升,鄂州不再是地图上的普通一点,而是世界航空物流版图上的重要坐标。

  航线的织密,非一日之功。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是市民航办与30余家客运航司、包机商,50余家货运航司、货代企业的反复磋商;是《鄂州花湖机场客运航线网络规划》的科学指引;是每一次航班换季的精心筹备。

  鄂州市民航办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有没有’,更是‘快不快’‘好不好’‘优不优’。要让花湖国际机场成为全球供应链上最可靠、最高效的一环。”

  作为花湖国际机场的运营主体,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国内外航司与货代企业,将航线规划转化为一条条可飞行、可持续的空中通道。今年以来,花湖国际机场新开20条国际货运航线(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50条),新引入比利时ASL航空、马耳他加利斯航空、俄罗斯航星航空等5家国际货运航司投放运力(入驻国际货运航司19家),加密至列日、布达佩斯、芝加哥等6条国际货运航线。截至11月11日,花湖国际机场今年国际货邮吞吐量突破42万吨,同比增长109.7%。

  与此同时,花湖国际机场联合顺丰速运打造了花湖机场汉口北货站,更将触角延伸至大连、无锡、贵阳等城市,设立前置货站,推动实现“一次通关、一次查验、无缝中转”,发挥“1+1>2”的聚合效应,进一步拓宽航空物流通道。在国际舞台上,花湖国际机场亮相2025年欧洲国际航空物流博览会,与法兰克福机场、米兰机场等全球知名机场和阿提哈德货运、埃塞俄比亚航空等国际货运航司深化交流合作,在意大利米兰、阿联酋阿布扎比等全球枢纽布局海外仓,打造“海外仓+航空干线+国内分拨”的全链路服务产品,显著提升花湖机场的国际辐射力。

  货聚枢纽

  政策“活水”引万货“奔流”

  航线是通道,货物才是灵魂。如何让全球的货物愿意来、留得住、发得出?鄂州的答案是:以富有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培育沃土,汇聚商流。

  省级层面给予大力支持,鄂州自身也主动作为,先后主导发布《鄂州市航线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专项政策,构建起具有鄂州特色的航空政策体系。更令人称道的是创新建立的“鄂黄黄”三地协同机制,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多方共赢,为区域航空协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政策的“活水”精准滴灌,迅速激发了市场活力。入驻花湖机场的货代企业纷纷表示:“无论是国内集货还是国际中转,鄂州的政策支持都非常给力,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让我们更有信心把核心业务和增量资源投向这里。”目前,已有60余家货代企业在花湖机场开展集货业务,与航司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国际航空货量实现跃升。

  地平线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体验:“我们代理的跨境电商货物,对时效要求极高。花湖机场密集的国际航线和高效的通关环境,加上有吸引力的集货政策,使其成为我们华东、华南之外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除了具体的支持政策,鄂州在顶层设计上协同发力。鄂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修订《鄂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2025年立法项目,以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旨在为鄂州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法治之翼”,助推全市枢纽经济加速“起飞”。

  万货“奔流”而至的景象,正在鄂州上演。

  产业赋能

  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

  机场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鄂州正全力推动枢纽优势向产业胜势转化,实现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的深刻变革。

  产业培育,项目为王。近年来,鄂州临空经济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0个、总投资2214亿元。其中,飞机维修领域的标杆项目——新科宇航MRO已投产运营。

  在项目引进过程中,鄂州市创新性地引进顺丰公司管理人员在民航办挂职副主任,强化政企协同,多次沟通协调,终使项目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为枢纽增添了高附加值服务业态。

  今年4月30日,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园快速获批后,临空经济区仅用五天便投入运营。如今短短五个月,吸引超300家企业注册,79家企业进驻,实现贸易额22.1亿元。

  同时,鄂州民航办牵头推进的湖北首家本土国际货运航司—湖北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项目,也正在向国家民航部门申报资质,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枢纽的自主运力与控制力。

  物流企业的能级也在同步提升。全市A级物流企业从2019年的7家猛增至35家,增长5倍。2024年,更是实现了国家最高级5A级物流企业零的突破,标志着鄂州物流产业主体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

  产业生态的完善,离不开开放平台的支撑。5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保税航油、飞机保税维修等开放功能齐备,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花湖国际机场获批全国智慧口岸试点,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联动创新区等平台相继落地……鄂州对外开放的门越开越大,为临空偏好型产业,如高端制造、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等,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土壤。

  “枢纽的建设,最终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鄂州民航办负责人展望道,“我们不仅要让货物飞得快,更要让围绕枢纽的产业立起来、强起来,形成‘枢纽+通道+网络+产业+贸易’的良性循环。”(撰文:周向东 刘洪宇 摄影:薛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