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一台银白色的机器人手持火炬,迈着稳健的小碎步走向女足明星王霜,整个武汉体育中心陷入沸腾。
夜幕下的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华灯璀璨,流光溢彩。10月25日晚,这座曾承办过军运会、女足世界杯等国际顶级赛事的场馆再次成为焦点——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在这里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各城区、高校和有关方面的24支体育代表团依次入场,约5000名观众热情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车谷之夜点亮运动激情
当天19时28分,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正式开幕。
“十月的江城,秋高气爽;今夜的车谷,热情澎湃。”武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子清在欢迎辞中表示,作为东道主,经开区秉承“简约、低碳、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赛事保障和服务工作。
暖场环节早已点燃现场气氛。神龙小学的学生们手持乒乓球拍“炫动乒乓”,将乒乓球基本动作融入体操表演;武汉经开区武术队施展十八般武艺“以武会舞”,既保留传统武术的文化底蕴,又融入现代体育的青春活力;沌阳街中老年舞蹈队在激昂的旋律中“一起出发”,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着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从九凤传说驶向智造未来
文艺表演《向未来而生》是开幕式的最大看点之一。演出在悠远的古乐声中拉开帷幕,一名女子扮演的“九凤”——一万年前“汉阳人”的化身,踏着江风而来,在纱帽山下渔猎耕作,再现了长江文明的最初火种。
随着光影变幻,江水逐渐幻化为车流,表演进入上篇《智造未来》,开启一段关于“车”的城市传奇。
舞台上,30多年前在武汉经开区下线的富康轿车缓缓驶来,彩绸飞舞,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荣光。随后,“车谷造”高端新能源汽车岚图追光L、岚图FREE+、全新岚图知音驶入舞台中央,全场沸腾,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开幕式总导演舒忠介绍,文艺表演整体创意中以“车”“水”元素设计“核心符号”,并在演出内容和形式上延展演绎,追求别具一格、唯美精致、匠心考究的审美质感。
人机接力点燃科技梦想
20时,火炬入场传递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第一棒火炬手是武汉市游泳专业运动员艾衍含,她出生于武汉,曾斩获全运、亚运、世锦赛桂冠。
随后,现场发生了令人惊叹的一幕:第二棒火炬手竟然是光子机器人!它先是面向艾衍含,右手举起,引燃火炬,随后转身,闲庭信步般走向第三棒,擎起的火炬还在微微抖动,似乎在向现场观众示意。
此时,现场解说颇为激动:“光子机器人让每一个细节更接近人类自然交互的体验,专长于沟通、服务类工作。”
这台来自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售价55万元一台,已实现展厅讲解、商超导览等场景落地。
当光子机器人将火炬传递给中国女足运动员王霜时,全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王霜曾荣获亚洲足球小姐、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这也是她继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后,再次担纲最后一棒火炬手。
江豚跃火照亮星辰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20时06分,王霜将火炬点在电子屏幕上,形成一个火苗,电子屏幕中的白鳍豚从深水中跃出,将火苗顶出水面,顶至浩瀚的星空,形成一团大火焰。
虚实之间,主火炬塔点燃了!这也标志着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正式开幕!
这一创意点火方式与今年7月17日的火种采集仪式一脉相承。当时,组委会在武汉经开区纱帽山遗址进行了一场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的火种采集仪式,火炬传递以“水陆空”立体接力形式展开,甚至出动了无人机传递火炬。
78项赛事开启竞技盛宴
武汉市运动会每四年一届,是武汉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1年,在第十一届市运会的闭幕式上,武汉经开区接过市运会会旗,由此揭开第十二届市运会序幕。
据悉,本届运动会设置青少年体育类、群众体育类等组别78个大项,既有足球、篮球、排球等传统赛事,也有霹雳舞、桨板等新兴时尚项目,还有舞龙舞狮、龙舟、钓鱼等趣味项目,以及柔力球、农民趣味田径等特色项目。
今年4月,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网球等赛事已提前开打,正式开幕后,各项赛事进入最激烈的竞逐阶段,将持续至11月3日。
从一辆车到一座城,从传统体育项目到前沿科技应用,武汉经开区正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豪情,向八方宾客展示着这座“中国车谷”的独特魅力。(图/文 郭婷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