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能秘书”会写报告做视频 “神笔马良”让工程设计又快又准 24项湖北AI应用创新成果组团亮相
AI(人工智能)能读懂晦涩的政策文件,能设计出节能省电的绿色大楼,还能像一个精明管家一样调度整个园区的能源……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湖北人工智能领域应用交出的成绩单。
10月19日,在武汉举办的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上,湖北省经信厅集中推介了21家企业的24个AI拳头产品。它们涵盖了AI工作的舞台——平台类产品、运行的大脑——模型类产品,以及必需的体力——算力类产品,全方位展示了湖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硬实力。
明星产品个个身怀绝技
其中,8大产品在活动现场通过视频进行了展示,可以说个个身怀绝技——
思高科技的Thingo通用智能体平台就像一个全能秘书,无论是写报告、做视频还是搭建网站,你动动嘴,它就能调动各种工具帮你完成,大大提升工作和决策效率。
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的机电AI生成式设计和智能建模平台,就像工程师的“神笔马良”。它利用“AI+BIM”技术,能自动识别图纸,智能建立模型,甚至提前发现管道“撞车”的问题,让复杂机电工程设计变得又快又准。
东湖高新集团的绿色低碳智控平台,可以依据国家零碳标准,为园区的建筑、交通、能源等“把脉开方”,量身定制最优的节能降碳方案,是园区的智慧能源管家。
一批深耕垂直领域的最强大脑正加速涌现。中科凡语(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政务领域原创预训练大语言模型——智策大模型,是专门服务政府部门的政策专家。它能快速汇总、解读和分析海量政策文件,还能自动生成专业报告,让政务决策更科学、更高效。
科大讯飞的“元古大模型”,是全国首个地球科学领域的AI专家。它由讯飞和中国地质大学联手打造,能识别古生物化石图像、解读地质文献,为教学、科研和科普提供全链条智能服务。
中船凌久高科(武汉)有限公司的凌久“深思”DeepThink大模型生态,则是一位全能型选手,最大的特点是全国产化,既能服务于军事智能化,也能赋能民用信息化,安全又灵活。
如果把AI应用比作飞驰的智能汽车,算力就是让它们跑起来的动力源。湖北此次推介两大算力平台,正是保障未来AI之路畅通无阻的超级基石。
湖北移动的云枢算力调度平台,就像是一个智能的电力调度中心,精准连接了算力的“发电厂”和“用电户”,通过智能匹配,让企业可以像用电一样,随时、方便、便宜地用上算力,大大降低了AI创新门槛。
紫东太初云是国内首个多模态大模型原生协同云,也是首个全栈国产化万卡智算云。它为企业提供从底层算力、模型训练到应用开发的一站式支持,让企业可以“拎包入住”,专注于AI模型的创新本身,是AI创新的强大基石。
突出用为导向打造湖北模式
“2021年落户武汉,看中的正是这里丰沃的创新土壤、充沛的人才活水以及极具前瞻性的产业政策。”中科凡语负责人李昌表示,智策大模型刚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目前已深度服务全国超过100家政府机构与大型企业。
除了亮成果,活动现场也回答了另一个关键问题:政府怎么扶?
湖北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对《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湖北省加快算网存用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重点政策进行了解读。政策制定突出用为导向,着力为经济发展赋能、社会治理增效、人民生活添彩,全面推进湖北省经济社会智能化发展;聚焦痛点、靶向施策,从算力、运力、存力、应用四个关键环节提供精准支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等最新举措,切实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活动现场,湖北首次认证并发布了106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并对30家企业代表颁发了认证证书。企业代表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信息化部部长、计划部副部长周素飞表示,这不仅是对企业创新成果的肯定,更为全省AI技术的落地应用树立了清晰标杆。
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表示,将聚焦场景赋能,在融合应用拓展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分行业发布应用指引和场景机会清单。重点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200个垂直大模型和200个全国领先应用场景。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培育推广人工智能应用的“湖北模式”“武汉样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贺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