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武汉光化学产业崛起吸引全球目光
2025-10-14 11:34:53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颜观潮责编:颜观潮

  原标题:诺奖得主连续三次赴“光”之约 武汉光化学产业崛起吸引全球目光

  “中国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0月13日,2025东湖论坛系列活动之一、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闭幕式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杰明·李斯特提到,当前,团队正依托武汉光化学产业优势,为技术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该盛会已是第三次在武汉举办,本杰明·李斯特连续三次到会。此次为期三天的会议上,还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埃里克·卡雷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布鲁斯·A·安德森,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林、方维海、吴骊珠,佟振合、游书力等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800余名顶尖科学家、专家以及相关代表参会。经过三届培育,大会已成为武汉链接全球光化学资源、展示产业核心实力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湖北力量”。

  三顾江城 见证光化学产业崛起

  本杰明·李斯特因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作出贡献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在此次大会的闭幕式上,他再度登台,以重磅学术报告为大会收官。

  本杰明·李斯特介绍,其团队研究成果已实现商业化运营,解决了以往研究初期“制备难、获取难”的痛点。目前团队已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学产品基地巴斯夫股份公司建立合作,双方围绕冷气体在反应中的转化应用展开深度探索。同时,团队还与多家制造商达成合作。

  本杰明·李斯特说,武汉本地科研力量凭借热情、实干与对研究的纯粹热爱,推动团队成功构建两套实验体系。当前,团队正依托武汉光化学产业优势,统筹高校资源与产业需求,在复杂传统反应体系中探索离子对作用机制,为技术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2023年,本杰明·李斯特参加首届大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2012年曾来过武汉,再来武汉,我见证了这座城市以及这里科学家的变化和活力。无论是武汉还是整个中国都充满活力,并且发展非常迅速,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非常期待未来与武汉在光化学领域有更多的互动和合作。”

  推动转化 连接全球创新资源

  “光化学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前沿,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问题提供新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骊珠在此次大会开幕式上介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等技术正不断点亮零碳愿景,光动力疗法则让精准医疗触手可及,当前光化学正处于纳米控光、生物感光、量子调光的交叉创新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沿赛道。

  大会执行主席、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肖文精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成功举办了34场高水平学术与产业论坛,围绕光化学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光化学领域创新发展凝聚共识、指明方向。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经过三届举办,已成为连接全球光化学创新资源、展示产业核心实力的重要平台,有效推动了光化学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助力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

  据悉,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是全球第四,亚洲首个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已建成光化学合成、光化学减污降碳等五大核心研究中心。

  以光为媒、聚势而强,湖北已明确光化学产业发展蓝图,把光化学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引擎。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实力、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的转化能力,武汉正推动光化学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随着新型催化体系的不断优化与产业合作的持续深化,武汉有望成为全球光化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重要枢纽,为绿色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更多“光化学解决方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喻煜 通讯员 朱慧 程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