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旋风球场的灯光与两江四岸的夜景交相辉映。随着美国选手高芙捧起冠军奖杯,为期9天的2025东风·岚图汽车武汉网球公开赛圆满落幕。
高芙捧起冠军奖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这届WTA1000级年度收官赛事,不仅见证了一幕幕网坛传奇,更以体育为纽带,让武汉的国际化形象在世界舞台上愈发清晰。经过10余年耕耘,武网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展示城市国际化的立体舞台,也是武汉递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赛事提能级 国际阵容创历史新高
“哇,这就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网球选手,这就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网球赛事!”武网决赛观众席上,十堰网球爱好者陈然兴奋不已。
作为全球女子网坛的顶级赛事之一,本届武网的国际阵容创下历史新高:法网冠军高芙、温网冠军斯瓦泰克、美网冠军萨巴伦卡等顶级高手悉数亮相。半决赛更堪称“众神归位”,四强选手全部排名世界前十。过去两年所有WTA巡回赛事中,这还是第一次。
在这里,诸位顶级高手连番奉献精彩时刻。萨巴伦卡20连胜,保利尼对斯瓦泰克六连败后终尝胜果,佩古拉近乎奇迹般地翻越了萨巴伦卡这座高山……最后决战时刻,高芙也联手佩古拉打出一场堪比大满贯决赛的顶级对决。
“中央球场条件一流,场内气氛很棒,甚至这里的夜晚也特别漂亮,有点点微风,比赛条件真是完美。”佩古拉赛后的赞叹道出了球员们的心声。
三冠王萨巴伦卡更是直言,“武汉就像我的家乡一样,每次来到这里都让我充满动力。”她在赛事期间参加“汉味体验秀”,穿上“虎妞”服饰跳舞,亲手炒制蛋炒饭,让她再次成为互联网“爆点”。
传播扩影响 武网嘉年华引爆金秋江城
赛事水平的持续提升背后,是武汉网球公开赛的国际认可度,乃至武汉的国际知名度的大幅攀升。金秋十月,武汉因网球火出了圈。
球场边,每年一度的“武网嘉年华”越发深入人心,球员和球迷、商家频繁互动。萨巴伦卡、佩古拉、保利尼等顶级明星,时不时出来和普通球迷打个招呼,签名送球。早已见惯大场面的武汉球迷则从容应对,既克制又保持热情,双方玩得不亦乐乎。
网络上,武网期间WTA官方网站再次迎来流量高峰。武网相关报道动辄百万人浏览阅读,佩古拉决战高芙的相关报道,1小时内访问量就冲破300万大关,WTA官网一度“宕机”。
球场外,越来越多国际球员和工作人员,抓住来武网参赛的机会,体验武汉日新月异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建筑科技馆参观中国古典建筑的独特设计与构造时,斯瓦泰克还顺便了解了中国对于未来火星居住区的建筑设想。高芙到访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跟着武汉制造的机器人学打太极拳、共舞互动。
无人驾驶出租车、光谷空轨,甚至国际网球中心附近的二妃山上漫山遍野的踏青市民,都让球员们兴奋不已。
赛事融文旅 武汉魅力让更多人留下来
武网嘉年华中心舞台上,一台“我与武网一拍即合”打卡计数器格外忙碌。
“明年看来要换个百万级的了。”工作人员表示,“计数器的上限只有10万,我们还真有点担心会爆掉。”
时值国庆、中秋双节与赛期重叠,大批武汉市民、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决赛当晚,现场人气达到顶峰,计数器累计打卡超9万次。
在国内外知名度大涨,令业界大为心动,越来越多顶级企业加入与武网的合作。今年,在职业网坛经营多年的某世界顶级钟表品牌,首次与武网达成合作,充分显示了世界网坛与顶级企业对武网的认可。
网球界各大品牌更是云集,谁也不想错过如此商机。嘉年华上,某知名品牌门店负责人徐超忙得眉开眼笑,“每天保底几万元销售额,甚至晚上11点最后一场比赛散场时,仍然有生意。”
这种“赛事+文旅”的融合模式,推动武汉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武汉累计接待游客3462.95万人次、同比增长12.06%,实现旅游总收入217.04亿元、同比增长16.35%,一举拿下3个全国前十——国内热门目的地全国前十、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全国前十、文旅消费目的地城市全国前十。
武汉网球公开赛等系列高水平体育赛事带动演赛周边餐饮、住宿、商超消费水平显著提升,体育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武网让更多人走进武汉,而武汉的魅力让他们愿意留下来。”武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晓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