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双增长 武汉稳居全国旅游热门TOP10
2025-09-25 09:48:19来源:湖北日报编辑:尹红燕责编:尹红燕

  9月24日,武汉市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聚焦武汉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会上获悉,2025年上半年,武汉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双增长 武汉稳居全国旅游热门TOP10_fororder_81645f034b054934b5828bf610557ed6

  “十四五”期间,武汉市围绕文化使命,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武汉戏曲“大码头”影响力不断增强,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京剧《母亲》、汉剧《夫人城》、楚剧《汉口茶港》等50余部精品剧目陆续推出,多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入选国家级戏曲工程。武汉成功承办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琴台音乐节、武汉国际杂技节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楚剧院演员余维刚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市梅花奖获奖者达12人次,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12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不断织密。武汉图书馆新馆、武汉戏曲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汉剧博物馆等8个文化场馆及100家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建成开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武汉之夏”“百姓明星”等惠民活动年均开展超1500场,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水平提升,盘龙城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最佳遗产项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建设稳步推进,文博旅游年接待观众超1000万人次。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多项国家级非遗活动成功举办。

  文旅产业活力增强,2024年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数字出版、网络视听、游戏动漫等新业态集群快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市文化、娱乐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87%,增幅位列同期各行业新登记企业数量榜首。

  文旅品牌持续擦亮,黄鹤楼、知音文化区等资源整合成效明显,打造“一桥两山”文旅核心区。武汉获评夜游名城,木兰湖旅游度假区、江汉路步行街等多个街区、景区获评国家级称号。汉马、武网等赛事影响力扩大,演艺经济、赏花经济成为消费热点。

  接下来,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收官工作,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举措,加快将文旅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记者冯袁玥、通讯员武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