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聆听长江·第二届长江音乐周”在武汉琴台音乐厅开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实习生 何抒澄 摄)
江水奔流,千年文明在此沉淀,无数动人乐章在此诞生。9月15日晚,武汉琴台音乐厅华灯璀璨、座无虚席,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重要板块,“聆听长江·第二届长江音乐周”启幕。本届音乐周以“长江主题、时代精神、民族特色、中国气派”为创作核心,通过五场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音乐会,生动呈现长江神奇秀丽的自然图景、多彩的人文风貌、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果以及两岸人民的美好生活。
当晚,开幕演出以大型声乐套曲《长江组歌》震撼开场。序歌《神女说》以空灵婉转的女声领唱与气势恢宏的合唱揭开序幕,仿佛神女从云雾中现身,瞬间抓住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随后的演出沿江而下,分为“梦在高原”“心在路上”“爱在海洋”三大篇章,循着长江奔腾的轨迹,层层推进。当《格拉丹冬雪光》《三星堆》吟唱出长江源头与巴蜀大地的古老文明时,台下频频掌声雷动;《三峡之书》《稀客来到我的家》勾勒出荆楚壮美风光,轻快的节奏让不少观众随着旋律轻轻点头;直到《大江之上》《海上路》奏响,磅礴气象扑面而来,许多人在终章结束后仍沉浸其中,掌声经久不息。
整场演出巧妙地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现代作曲技法与古典合唱艺术融为一体,既有独唱、对唱、重唱、组合唱、小组唱、大合唱,又以朗诵串联起演出,配器上除了传统的钢琴、吉他,还大量运用了竹笛、唢呐、中阮、琵琶等民族乐器,极具感染力。
演出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演出不仅是对长江自然地理的巡礼,更是对长江流域璀璨文明和人民精神的一次深情歌颂。”一位观众这样评价。
据悉,本届音乐周还将轮番上演各种不同主题和风格的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将传统编钟与现代民族管弦乐相融合,刻画荆楚大地盛世美景、展现广大人民的浪漫气质与精神风貌。“优秀民族歌剧选段音乐会”汇聚了全国知名歌唱家、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等优秀演员,演绎《洪湖水浪打浪》《小二黑结婚》等经典歌剧选段和《八月桂花遍地开》《天使日记》等优秀歌剧选段。“《长江》原创交响作品音乐会”将以交响序曲、钢琴协奏曲、交响诗与交响曲等多种形式,奏响长江的壮美气象与深厚底蕴。“闭幕音乐会暨长江主题合唱作品展演”汇聚多支知名合唱团,共同绘就一幅跨越时空的音乐长卷。《长江之歌》以雄浑之声勾勒大江奔涌;《康定情歌》等民歌瑰宝,轻吟长江风情;《太阳出来喜洋洋》等时代旋律,唤起来自岁月的温暖共鸣。
据介绍,为让更多市民可以感受音乐魅力,“聆听长江·第二届长江音乐周”特别推出惠民举措,每场演出均设置公益赠票,关注“湖北文艺”微信公众号,可实时获取最新演出信息,并通过相关活动规则免费领取门票。
据悉,本届音乐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湖北省音乐家协会、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承办,长江沿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音协支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王旭 周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