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入厅堂
2025-08-25 09:19:23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原标题:“大壮”直立走得稳 “荆楚”能干又叫座 湖北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入厅堂

  8月中旬,在京举行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在全球引发巨大反响。作为正赛的外围赛,由13名大四本科生组成的华中科技大学HUSTROBOCON机器人战队一举斩获篮球赛亚军。

  窥斑见豹,这个成立于2004年的机器人战队背后有着怎样的创新故事?8月20日下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和陈学东院士团队看到,该校研发的“大壮”小脑发达、直立走得稳,多项技术领先同行,“荆楚”兄弟成群,能干又叫座,正从下车间步入家庭“陪伴”人类。

  大壮“小脑”发达 踩到楼梯边沿不摔倒

  “2008年,我担任HUSTROBOCON机器人战队队长,当年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比赛,进了全国八强。2011年战队夺得了冠军,2024年、2025年连续夺得亚军,这次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又夺得亚军。”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陈学东院士团队成员韩斌教授说,“作为战队曾经的一员和现在的老师,我很高兴!”

  据介绍,如今,“大壮”已经从样机走向了系列化、产品化。今年2月,该团队与武汉格蓝若公司成立了机器人公司,加速“大壮”的市场化进程,从事重复性、环境恶劣、劳动量大的搬运环节工作。

  韩斌介绍,团队与格蓝若公司规划了5款劳动者系列整机产品,1.7米的通用人形机器人M2型研发完成,已经在2000平方米的电力系统营业厅进行接待服务,导航、避障、与人进行语音交互;1.3米的M3型是“大壮”家族的“老三”,面向科教场景而生,倒地后马上能自己起来,使用起来拆装容易,具备二次开发接口……

  “大壮一家小脑都很发达,运控方面走在行业前列!”韩斌拿出一段视频:1.85米的M1型“大壮”壮硕的身体直膝行走,踩到楼梯边沿,也能稳稳地上下。“很考验小脑平衡能力!”如今“大壮”们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机驱动算法,具备从视频中解析人类动作、进行精准动作跟踪到多任务仿人控制的全链路控制策略。

  “不仅走得稳,大壮的力气很大、重心稳定,能用机器手提起40到60公斤的重物,精准地完成搬运任务,受到多家车企青睐。”韩斌介绍,面向重体力劳动场景,如今正在做机体本身的“减重”迭代。

  “荆楚”兄弟成群 车企高校纷纷买入

  “我为战队学生高兴!”赵兴炜教授说。在他指导下,由13名本科生组成的华中科技大学HUSTROBOCON机器人战队,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篮球赛项目中荣获亚军。

  作为丁汉院士团队的核心成员,赵兴炜2018年从德国回国后,从2021年起担任ROBOCON机器人战队指导老师。他一边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共同投入人形机器人实验室的研发工作,一边带领本科生战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并多次获奖。今年4月,他成为新成立的湖北荆楚机器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环节。

  “‘荆楚’系列从湖北新春第一会后就发展迅速,已实现系列化并具备量产能力,公司具备一次生产多台人形机器人的能力。”赵兴炜教授介绍,目前,“荆楚”系列已推出三款产品,多家国内主流整车厂、高校采购了“荆楚”机器人系列产品。

  “‘荆楚2号’正在进行全封闭式的实景训练,主要从事零部件分拣作业,预计一个月后即可正式投入车间使用。”赵兴炜教授说,公司运营百天以来,人形机器人订单及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已达数百万元,目前正与更多客户接洽商谈。

  从六种表情改头换面 居家陪伴机器人诞生

  老年人照料陪伴的需求越来越大,能居家陪伴的“荆楚4号”应运而生。

  赵兴炜教授说:“‘荆楚’家族的老四已经‘出生’,日渐成熟。有了‘荆楚4号’的陪伴,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将不再孤单。”

  新春第一会上,荆楚眨眼、微笑等6种表情让人印象深刻。据介绍,目前,“荆楚4号”技术上正在不断优化完善迭代,对机器人的眼部显示进行了改进,通过视频形式呈现多种带有情绪表情的内容,为使用者提供更愉悦的服务体验。

  “‘荆楚’系列所采用的技术路径可与特斯拉机器人媲美。人形机器人依靠电机直线驱动实现行走和作业,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该技术,我们正是其中之一。这一技术路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赵兴炜教授说。

  据悉,“大壮”在能耗、续航方面处于行业领先。

  韩斌介绍,“大壮”系列采用高性能电机关节模组多维智能热平衡管理,通过自研行星、RV关节模组,结合自主散热系统,通过产—储—传—散多环节热平衡技术,在典型的长期运行工况下,热平衡由105摄氏度下降到75摄氏度,续航时长增加三分之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