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龙之谷探险漂流景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8月17日下午,武汉地铁7号线纸坊大街站B出口,一群穿着速干衣的年轻人说笑着跳上景区接驳车。
15分钟后,皮划艇便载着他们,在密林间飞驰而下。
这是江夏青龙山龙之谷探险漂流景区开园的第三个周末。作为全国首个地铁直达的漂流景区,龙之谷探险漂流一经推出,便迅速出圈。
“我在网上刷到过好几次,难得在市内有好玩的水上漂流项目,今天特地过来体验一下。”洪山区市民谢颖如说。
记者看到,游客换好衣服后,首先乘坐150米长的森林魔毯——一条传送带式设备,缓缓抵达漂流起点,接着两人一组乘坐皮划艇,从清凉的水花中一跃而下,冲下青龙山第一个陡坡。
“啊,啊,啊……”在青龙山的葱郁林海中,水流裹着皮划艇砸进深潭,清凉的浪花泼了满脸,失重感让整船人放声尖叫。
龙之谷探险漂流滑道全长2公里,分15段,共有水潭16个,总落差达到150米,游客可穿梭于形态各异的龙潭水道,体验极速俯冲、翻腾旋转等。景区营销总监韩飞介绍:“与野外漂流相比,我们这里足够近、安全性高、水质好;与水上乐园相比,这里又足够‘野’,更贴近自然。”
“刺激,好玩!从城市楼宇到森林漂流,1小时内切换两种生活状态,太爽了!”玩完一圈的谢颖如觉得不过瘾,准备再玩一次。
游客的感慨,道破了龙之谷漂流“轻量化”的核心——改变了传统漂流需长途跋涉、精心筹备的固有模式。地铁7号线纸坊大街站无缝接驳定制公交,让漂流从一项需要郑重列入“年度计划”的远途旅行,降为触手可及的“日常选项”。
晚上8时左右,精心设计的灯光照亮水道,游人更多了。
“下了班坐地铁过来,很方便,全程不到1个小时。”武昌区市民王平涛说,上周末已经带孩子来过一次了,在池子里与其他游客打水仗,非常畅快,玩完还能回家吃夜宵。
传统漂流以白天运营为主,而龙之谷探险漂流开发了国内少有的夜间生态漂流专线——依托自来水循环净化系统,水质清澈无泥沙,保障全天候安全运营。
目前,龙之谷探险漂流工作日开放至晚上10点,周末延迟至晚上10点半。数据显示,夜场游客量占总量的37%,多为下班后的年轻白领和避开日晒的家庭客群。
“自来水还有一个好处,水温适中,小朋友都可以玩。”韩飞说,相比野生漂流景区,龙之谷探险漂流可以开放至10月中旬。
城市近郊的生态资源,被创新思维巧妙激活,孕育出兼具便利与野趣的全新休闲形态。据介绍,龙之谷探险漂流分两期推进。一期8000平方米聚焦旅游配套,森林漂流水池、魔毯等已建成;二期计划完善草坡营地、亲子游乐、综合服务等设施,未来将成为市民观景休憩的全新城市生态景区。
韩飞介绍,景区在滑道两侧补种了4000余棵树,计划增加至2万棵。“未来游客将全程在树荫下漂流,真正实现‘人从林中过,水在绿中流’。”
自7月28日开业以来,“龙之谷”漂流景区总游客量已超4万人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田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