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科技创新点燃工业经济“主引擎”
2025-08-11 10:32:37来源:新华网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原标题:经济大省新亮点|湖北:科技创新点燃工业经济“主引擎”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以14.4%的增长,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正成为湖北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

  走进咖啡店,“天问”机器人为顾客端上一杯香浓可口的咖啡;医院导诊台前,“远游”机器人热情地为患者指引就诊流程;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上,20台“湖北造”人形机器人组团亮相,下棋、打太极、发名片、握手,各种灵活表现吸引观众驻足……

  “越来越多‘聪明’的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应用一线。”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人形机器人技术负责人李淼欣喜地表示。自2024年3月《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湖北已先后组建4个由院士、专家领衔的技术团队,先后推出10余款本土人形机器人产品。

湖北:科技创新点燃工业经济“主引擎”_fororder_202508104152a0da809c42df8eb6d8d188fe4c36_20250810bf599ca4f44c4f6a9db575f5e96ad2fe

武汉大学研发团队在对“天问”人形机器人进行调试。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抢占未来赛道的不只是人形机器人。总部位于武汉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几年前就“嗅到”了6G时代的商机,目前手握数千项核心专利,在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内生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我们看到,在芯片、电路板、元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很多企业也在前瞻布局。”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山枝介绍,集团已在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投建基地,聚焦6G“空天地”网络装备的研发制造,朝着更高发展目标迈进。

  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湖北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含新量”。

  “10多款新能源车型密集推出,武钢0.1毫米无取向硅钢项目建成投产,国产车规级高性能微控制单元芯片、万瓦级光纤激光器、超高速人工智能光模块等高前沿产品纷纷上市。”湖北省发展改革委技术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湖北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上都有成果涌现。

湖北:科技创新点燃工业经济“主引擎”_fororder_202508104152a0da809c42df8eb6d8d188fe4c36_20250810bbe67e4f2bff41b0a35436a20c867e78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岚图汽车电动化焊装车间。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一方面,汽车、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进行,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数据显示,上半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

  创新因子在多地逐渐发展壮大

  7月中旬,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发布100家“瞪羚精选”企业榜单。这些企业普遍呈现“5678”特征: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超50%,近3年单家企业平均股权融资超6000万元,七成企业位居赛道第一梯队,超八成企业深耕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

湖北:科技创新点燃工业经济“主引擎”_fororder_202508104152a0da809c42df8eb6d8d188fe4c36_20250810338a8ab69ef44d7e805b81f149e0f606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瞪羚精选”企业是东湖高新区这片创新沃土上的“新苗”代表。经多年探索,东湖高新区已构建起“发现遴选-精准培育-资源链接”的瞪羚企业服务体系,累计培育光谷瞪羚企业1862家。

  东湖高新区的创新气质也在外溢。武汉以东70公里的黄石市,通过资源共享,尝到以创新促发展的甜头。2021年6月,黄石市在光谷设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打造“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引资在武汉、投资在黄石”的“科创飞地”。

  2024年落户该园的魅客科技,是一家为高耗能企业和新能源投资公司提供综合能碳管理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黄石与光谷的双中心联动,公司研发生产可覆盖湖北全省,并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公司创始人陈高伟说。

  在黄石之后,黄冈、咸宁、随州、荆门等地纷纷跟进,建设起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创新的因子在荆楚大地逐渐发展壮大。

  力促科创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发展

  在武汉近日举办的“光谷青桐汇Ultra”新能源产业专场暨百园百校万企创新活动上,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正式启动。这一聚焦新能源产业的平台,将助力推动该领域科创成果转化落地。

  路演环节,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带来一高转矩直驱永磁电机技术。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前期整合各方资源,为团队提供了样机制作、工艺验证等方面的支持。如今,这项技术已开始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开展示范应用,迈出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是湖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围绕产业化目标,湖北持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成果转化体系,畅通创新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湖北:科技创新点燃工业经济“主引擎”_fororder_202508104152a0da809c42df8eb6d8d188fe4c36_202508108850ea2094114145b2586697e1412e1d

科研人员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展示一项脑机接口实验操作。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截至目前,湖北省级以上孵化机构已突破600家,上半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87.71亿元,同比增长10.55%,更多科研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湖北明确将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作为突破方向,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

  “未来,湖北将继续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实施武汉光电子信息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年行动,力争打造更多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等加速形成产业规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说。(记者徐海波、龚联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