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麻城龟山镇东垸村:校地共建 文旅融合
2025-08-07 09:34:30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麻城龟山镇东垸村:校地共建 文旅融合_fororder_22

  湖北东垸春日十里花海的绚烂还萦绕在脑海,夏日的惊艳悄然而至。以“古村夜韵.灯火东湾”为主题的萤火虫之夜系列活动让游客再一次领略古村之美。近年来,这座承载数百年历史记忆的传统村落,以创新性“校地共建”模式为抓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古老村落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机、展现新活力。

  古村新韵唤醒文旅新价值

麻城龟山镇东垸村:校地共建 文旅融合_fororder_23

  东垸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绵长。现存97栋鄂东明清时期传统民居,青砖黛瓦映照着岁月沧桑,雕梁画栋镌刻着匠心巧思,砖雕、石雕、木雕点缀其间,老戏台、老碾台诉说过往,青石板巷道串联起古朴院落,鲍氏家训更是让耕读家风代传至今。垸前梯田层层叠叠,垸后竹海碧波荡漾,农耕文明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

  近年来,该村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积极采取系列举措推动发展。一方面,立足本村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传统村落连片保护资金,对古建筑实施修缮保护,严格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古村民宿群”,将村内闲置百年老宅精心改造为特色民宿、茶艺馆和农耕文化展览馆,既保留原有风貌,又融入现代功能。其中,由清末公屋改造而成的“东垸村史馆”,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让游客在参观中了解东垸村的历史变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校地共建 注入发展新动能

麻城龟山镇东垸村:校地共建 文旅融合_fororder_24

  黄冈师范学院驻村工作队精准对接高校智力资源与村级党组织需求,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积极争取项目,为村内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培育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经过十年深耕,推动东垸村实现从重点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村“两委”引进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深化与武汉大学的战略合作,共建大别山文旅融合发展研究院。系统引入专家学者团队及青年创客群体,为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与专业保障。

  通过持续强化文化赋能、推进文旅融合,不仅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与外驱活力,更成功打造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践样板,树立了传统农耕聚落现代化转型的示范标杆,有效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校地合作成果丰硕,武汉大学9名教授获授2025年度“荣誉新村民”称号,成为校地协同、共促发展的生动注脚。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新业态

麻城龟山镇东垸村:校地共建 文旅融合_fororder_25

  东垸村巧打“四季牌”,以特色主题活动激活乡村文旅,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富民新路。春日里,“油菜花艺术节”让田园风光绽放魅力;盛夏时,“啤酒音乐节”让乡村夜晚点燃活力;金秋季,“农耕文化体验节”让乡土情怀唤起记忆;寒冬月,“传统年俗文化节”让民俗风情留住乡愁。一场场特色活动串起四季,推动文旅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2025年上半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8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昔日沉寂的村庄焕发勃勃生机。与此同时,文旅融合的活力更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中。村里的非遗工坊成为游客青睐的“新地标”,扎染、竹编等非遗体验课成热门“打卡项目”,周末座无虚席。游客在学技艺、做物件中感悟传统文化韵味,既丰富了文旅体验,也促进了非遗传承。

  乡村旅游的红火,直接惠及民生福祉。在外务工多年的鲍晓阳,敏锐捕捉到家乡旅游发展的商机,毅然回乡,将自家老宅改建成了农家乐。凭借地道的农家风味、热情周到的服务,小院里总是热热闹闹的。“村里旅游火了,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日子比在外奔波踏实多了!”他常挂在嘴边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乡亲们共同的心声。东垸村文旅融合不仅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更让乡村发展的成果真正扎根民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从青砖黛瓦唤醒历史记忆,到四时节庆赓续民俗风情;从高校智库注入智力动能,到村民笑靥绽放幸福图景。东垸村的蝶变,让乡村振兴的时代长卷既深植古村的历史文脉,又映照奋进的时代新貌,正沿着绿水青山的生态脉络徐徐铺展。(通讯员刘超伟、鲍格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