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武汉江夏青龙山漂流出圈背后 藏着一个生态创新密码
2025-08-01 09:58:05来源:新华网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250731bbb4039287a5493784ee443e56d92485_20250731801b9407b2dd4759ba4e243520669432

  近日,武汉江夏青龙山龙之谷探险漂流正式开园。

  凭借地铁直达、十六龙潭互动漂流、华中唯一150米落差水中过山车式体验……该项目一经推出,便快速出圈。

  出圈背后不是普通自然漂流的随波逐流,而是一场写满“江夏智慧”的生态狂欢,是武汉新城区首个森林探险漂流项目,更是一场用创新激活生态资源的生动实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250731bbb4039287a5493784ee443e56d92485_20250731c733b1393c3a4e4482ef5f18bf6d976e

  躺着玩转青龙山 漂流串起全域诗与远方

  “不用爬,漂流是躺着玩的。”150米长的森林魔毯像温柔的传送带,载着八方游客缓缓滑过林梢。透过枝叶缝隙能看见青龙山老林场的葱郁,耳畔是风穿松针的轻响,漂流入口的欢笑声已隐隐传来。

  魔毯尽头,漂流筏泊在水面等候。2公里水路藏着16个“江夏盲盒”,1小时森林穿梭里没有虚构谜题,只有真实野趣。水流牵引筏子在消防通道改造的水道里蜿蜒,时而平缓划过树荫,时而在设计巧妙的落差处激起水花。城市喧嚣被绿意过滤,只剩与森林、水流的纯粹对话。

  若想登高,漂流终点旁的登山道可直达山顶。拾级而上,能俯瞰青龙山林海碧波,远眺纸坊城区错落建筑,没有虚构湖景,却有真实山林与城景交融的画卷,让你在自然与人文的边界感受青龙山的静谧与活力。

  这条漂流道早已把江夏好风光串成了项链,漂完去玲珑溪踩水摸鱼,溪底鹅卵石刻着江夏诗词;到“山水涧”喝碗鸡汤,老板娘会端出刚摘的时令水果……

  据介绍,龙之谷选址青龙山老林场以北、熊廷弼公园以南、青龙路以西、三潭水库以东,分两期推进。一期8000平方米聚焦旅游配套,森林漂流水池、魔毯等已建成;二期计划完善草坡营地、亲子游乐、综合服务等设施,未来将成为纸坊市民观景休憩的全新城市生态景区。

  伴随一期建设,周边道路更平整,口袋公园添了新设施,曾经的防火区成了居民家门口的休闲地。

  与自然漂流不同 这里藏着“资源重生”的巧思

  普通漂流靠天吃饭,这里的水却藏着“两幅面孔”,春冬是守护青龙山的消防卫士,夏秋摇身变成华中最野的“生态漂流道”。

  那些曾肩负防火重任的水池与通道,被江夏人玩出了新花样。

  利用青龙山上已有的“森林防火隔离通道”和“森林防灭火水池”,加上水池连接通道,就成为非防火期的漂流通道,从而实现资源“平急两用”。

  龙之谷的妙处,藏在“森林资源复合利用”的智慧里。利用青龙山上已有的“森林防火隔离通道”和“森林防灭火水池”,加上水池连接通道,就成为非防火期的漂流通道。

  随着项目启动,漂流通道在冬春时节继续当“防火卫士”,6月到9月非重点防火期则变身漂流胜地。当你乘着漂流筏穿梭林间水道,触碰的不仅是夏日清凉,更是“平急两用”模式的创新火花。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250731bbb4039287a5493784ee443e56d92485_2025073108f49b92aec143949bf50a9d9fc4f669

  这份创新还带着民生温度,企业修景区时同步改善了周边口袋公园与道路。夜晚路灯亮起,居民沿新修步道散步纳凉,笑声与虫鸣交织,成了纸坊街头最鲜活的生活图景。

  青龙山龙之谷的诞生,本就是对“环城山水公园有资源无产业”困境的破解。经过多方调研,项目完成森林公园规划修编、有限人为活动论证、防火设施利用批复,最终取得森林漂流备案证,拓宽了“两山”理论转化的通道。

  同一方水土,既护得住青山,又装得下尖叫,这正是江夏人对“两山”理论最生动的注解。

  从盛夏到金秋十月,长达四个月的清凉盛宴,等你来赴。(田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