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地处县城腹地,各类要素资源高度集中。近年来,该镇围绕建设绿色转型示范区、宜居之城、首善之区的定位,努力实现经济增总量、人口增数量、财政增收入、生活增质量、社会增效益目标,实现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勇当谷城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2024年,城关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亿元,与三年前相比翻了一番。
活力之城展新姿 摄影 张永政
借势发力 新型工业强镇快速崛起
谷城县正加快挺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需要一批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工业强镇作支撑,城关镇率先发力,勇挑重担。
城关镇紧盯智能制造,用好国家“两重”“两新”政策,通过技改提能和工艺创新,推动传统纺织服装行业走“高精尖新”之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集群。目前,全镇拥有年产百万米坯布企业33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2家;拥有百台喷气式织机的企业12家,年产布匹6.6亿米,带动2000余人家门口就业;同时抢抓机遇,充分依托“资源+产业”双重优势,构建再生钢铁、再生铝、再生铅、再生塑料、再生铜和锌、再生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生物质能源等七大再生资源链条,与谷城经济开发区联手打造高等级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如今,该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家,纺织服装、再生资源、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发展势如破竹。2024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今年上半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
引资助力 项目支撑发展势头旺盛
城关镇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从破解“用地难”入手,创新推行“府院联动”机制和“飞地经济”模式,让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吸引了一大批好项目落地生根。
循环经济势头旺 摄影 张永政
城关镇联合谷城县人民法院,把闲置厂房、空地纳入“资产池”管理,公开挂牌拍卖,优先保障项目用地。湖北柏奴斯服装有限公司进入“资产池”寻找合适地块,依法拍下一个破产企业的资产,果断投资3.5亿元,仅用8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年产60万套特种服装智能生产线,吸纳200多人就业。目前,该镇已有17家企业通过“府院联动”机制落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突破地域限制,城关镇与谷城经济开发区跨区协作,开启县域“飞地经济”模式。谷城卓源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随着市场扩大,急需扩产提能。经协调,该企业在谷城经济开发区有色金属园区选址新建厂房。目前,已经有20家发展空间受限的企业利用“飞地经济”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城关镇累计盘活闲置土地400余亩,用来承接大项目、好项目。2024年,城关镇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9个,合同投资金额150.53亿元。今年上半年,全镇已签约新项目21个。
消费给力 线上线下联动激活市场
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城关镇抓住机遇,建设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累计发展电商企业和个人网店万余家,吸纳5万余人从事相关产业。如今,湖北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在城关镇落户,襄阳市首单采取9710模式报关出海的跨境电商业务在城关镇诞生。全镇已形成互联网产业园、电商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云仓快递物流园等多个特色园区,入驻企业280余家,培育千名乡村网红参与直播带货,通过电商辐射带动,纸塑包装、服装饰品、农副产品等关联产业百花齐放,年综合交易额突破20亿元。
农旅融合促振兴 摄影 张永政
与此同时,城关镇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建成集休闲、文化、娱乐、购物、服务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裕丰世纪广场、地下商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满足群众多元购物需求。推动旺恒国际广场家居产业园和光彩建材产业园建设,引进门类齐全、品牌响亮的家居建材企业入驻。今年上半年,城关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33亿元,同比增长12.3%。
融合添力 幸福和谐彰显大城味道
城关镇在做大做强县城板块的同时,积极开展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美丽路网等“四项行动”。城东重点发展电商、商贸、物流、文体、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精品街,打造精品生活核心区;城西以青山村为核心,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谷南路线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点;城南以樱花谷景区为龙头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初具规模,串起沿线3个乡镇15个村(社区),让3万余人端上了“旅游饭碗”;城北以“美丽社区”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湿地片区以安家岗村和江家洲村为核心,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县城后花园。
城市更新再发力 摄影 张永政
同时,城关镇在商住楼房、老旧院落等不同类型小区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制定问题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党员干部上门解决“急难愁盼”,全力打造“谷享家·邻聚里”基层治理品牌。聚焦“老有所养”难题,构建了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居民入圈、治理破圈、幸福出圈。城关镇党委书记魏宏举表示,全镇上下将继续发扬务本务实、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加速推进纺织技改、管网改造等百余个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以首善之区的担当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添彩。(文 杜元 阮班明 童光辉 张永政 陈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