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医“耀”荆楚·2025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初赛即将正式启动。入选项目将以100万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形式予以资助,所有参赛项目都将对接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金融赋能计划服务支持。在湖北,医学与工程学的交叉融合,正在引发一场科技革命,给医疗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与机遇。
聚焦临床
高端成果千帆竞发
无意间瞥见一位果贩削菠萝的动作,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心外科主任魏翔萌生了“心肌旋切手术”的金点子。经过多年的试制、实验和迭代,微创心肌旋切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吸引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权威专家前来学习。
魏翔教授展示心肌旋切器械
魏翔教授的经历,正是湖北省推动医工交叉科技成果转化,撬动医疗创新、服务广大病患的一个生动实践。湖北省科技厅社发处处长史红介绍,湖北省科技厅建立了医工交叉融合“1+12+365”服务机制,采取“每年一场品牌活动、每月一场专项对接、常年线上常态化发布”的联动形式搭建银政企校沟通桥梁,金融赋能行业发展,全面推动医工交叉领域科技创新的提质增效。
近年来,湖北省突出“鄂研、鄂产、鄂销、鄂用”,构建医工交叉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微创心肌旋切系统、脑机接口等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作为“1+12+365”机制的核心,湖北省在医工交叉领域采用以赛代评的方式遴选科技创新成果,汇聚顶尖智慧,已累计吸引来自湖北各大医疗机构、高校和企业超500支创新团队参与,成为医工交叉领域“叫得响”的赛事品牌,为早癌精准诊断、脑出血微创手术等世界性临床难题,提出“湖北方案”。
以赛代评
激活创新一池春水
2025年6月9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聚焦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开展调研。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王忠林察看了脑机接口技术在高精度神经信号采集等领域的应用,叮嘱省、市有关部门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品尽快落地、进入市场。
2023年,衷华脑机凭借“超高密度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斩获首届“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时,这项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科技成果刚刚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目前,衷华脑机公司在脑机接口技术上已实现65000个通道,远超行业标准,并且成功解决了同时进行神经信号采集与神经元精准刺激这一难题,计划2026年取得三类医疗器械证并注册上市。
衷华脑机的故事并非个案。
武汉凯德维斯生物依托中国工程院马丁院士团队的临床研发成果,两年两款产品荣获“医工交叉十大创新成果”。通过医工交叉,企业的宫颈癌筛检诊治的全产业链体系逐渐成形,包括子宫内膜癌无创检测试剂盒、11种实体瘤的溶瘤腺病毒注射液等产品,皆为全球首创。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由唯柯医疗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该系统成功攻克了临床中缺少经皮路径,针对大瓣环主瓣反流病变治疗的难题。2024年底,刚刚获评“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的唯柯医疗又传来好消息,这家医工结合企业完成了C轮融资协议签订,估值20亿元。
7月23日,医“耀”荆楚·2025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初赛即将正式启动。基于前两届“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的优异质量,本届大赛在初赛阶段即已吸引医疗健康领域十余家顶级创投机构参与,其中不乏深创投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构。湖北省科技厅将组织专业服务团队,联动各类金融机构,根据参赛项目的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服务,为参赛项目提供概念验证、种子基金、产业投资、银行信贷、科技保险等各类金融服务。
打通链条
赋能产业提质升级
医工交叉大赛的意义不仅在于产业成果的产出,还在于需求与产业之间的双向赋能。2024年,湖北生物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235亿元,其中医疗器械产业营收突破百亿元,拉动大健康产业迈上万亿级台阶。如果能把临床的创新源头和企业与资本之间的链条打通,强化创投资本和孵化平台的两个关键支撑,还将给湖北大健康产业带来更加强劲的创新动力。
海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琦琳介绍,概念验证、商业验证、原型设计、临床试验、注册证申请……一款医疗器械从临床医生们的“好点子”,到服务民生的“好产品”,不是一位医生单枪匹马可以解决的。在湖北,仅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4家医院平均每年专利授权就有1000项引入既熟悉临床又懂技术和项目执行的技术经理人至关重要。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生态优化等多维发力下,湖北省医疗健康领域企业2024年累计完成融资超5亿元人民币,披露企业超20家。
医疗器械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创新成果“一路闯关”,还离不开“战友”的陪跑。从收租金到投资金,从给空间到给政策,光谷生物城高科医疗器械园始终发挥同行共担的作用,培育并吸引了众多医疗器械企业在此落户:这里既有迈瑞、联影、华大制造、国药器械等龙头企业,也有中源协和、艾米森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瞪羚企业”,覆盖医学影像、诊断试剂、细胞治疗、高端耗材、激光医疗等多个领域。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当前,湖北正在锚定“打造全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集聚区、领跑全球的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集群”,一场以“新质生产力”守护百姓健康的创新实践,在荆楚大地澎湃上演。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