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荆州味道”香飘全国成美食新IP
2025-06-30 09:36:37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6月27日,2025年荆州味道品牌大会暨第四届“荆州味道就是抖味”短视频挑战赛启动仪式举行,助力洪湖莲藕、荆州鱼糕、公安牛肉、监利小龙虾等“荆州味道”走向全国。

  6月,公安县章庄铺镇的葡萄园里,农户张建国正忙着采摘阳光玫瑰。“以前葡萄论斤卖,现在论串卖,贴上‘荆州味道’的标签,价格翻了两番。”老张乐呵呵地说。

  荆州是“鱼米之乡”,各种农特产品十分丰富,然而小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下,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增产不增收。针对这一痛点,荆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强龙头、延链条、促融合、树品牌“四轮驱动”,布局“一县一园区、一县一主业、一县一龙头、一县一品牌”,构建“荆州味道”全链条价值提升体系。

  在江陵县三湖农场,黄桃种植户通过合作社实现了“五个统一”:统一品种改良、统一有机施肥、统一采摘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冷链物流。这种组织化改造使产品合格率从65%跃升至92%。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荆州味道”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径。以宇祥、小胡鸭、七尚、双港为链主企业的家禽及蛋制品产业,正在抱团向海外进军;以龙生食品、新宏业、井力水产为链主企业的淡水鱼产业,正在向休闲食品、高端鱼糜功能性产品赛道转型;以华贵食品为代表的水生蔬菜产业,正在打造国内莲藕产业航母;以巷子深、名宇、恒泰为主的稻米企业正合力打造江汉大米核心产地和示范区……

  截至目前,荆州已连续举办五届荆州味道”美食文化节,创新采用“美食、旅游、文化”的模式,每年吸引游客超过200万人次。“荆州味道”品牌逐步由“农业招牌”“美食名片”上升到“城市符号”。数据显示,“荆州味道”品牌带动荆州城市知名度提升37%,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

  2024年,该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107.34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长为荆州市四个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荆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74家,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33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加入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后,农产品销售均价提升34%,农户亩均增收超过2000元,真正实现了从“贴牌”到“创牌”的收入跃升。

  如今,荆州味道不仅是农产品品牌,更成为城市美食IP。这种品牌与城市的深度绑定,让“游在湖北、吃在荆州”成为全国游客的共识。新京报发布的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50强,荆州位居第1名,成为名副其实的“美食之城”。(记者何辉、通讯员周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