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06时15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向世界之巅,武汉市江夏区登山家宋红手持“千年翘楚 家国江夏”和“走遍天下 最美江夏——祝贺江夏区建区30周年”的横幅,终于站在了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峰顶。这一刻,他等了整整17年。
宋红在珠峰手举标语庆祝江夏建区30周年 供图 宋红
“梦想一直都在心里,从未离开。”5月19日下午6时,成功登顶并回到南坡大本营的宋红激动地说道。这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培养的登山健儿,用17年时间完成了登顶珠峰的梦想,成为继2012年陈晨之后第二位登顶珠峰的江夏人。
宋红在珠峰手举“千年翘楚 家国江夏”标语 供图 宋红
首次遗憾 后勤保障中的成长
今年36岁的宋红,2007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在这座素有“中国登山黄埔军校”美誉的校园里,宋红很快被登山的魅力深深吸引,并成功通过选拔加入学校登山队。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珠峰之巅熊熊燃起,那一幕深深烙印在宋红的心中,从此,登顶珠峰的梦想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宋红本人 摄影 胡香玲
在校期间,宋红接受了严苛的体能与技能训练,每天进行万米跑、引体向上、俯卧撑、负重徒步等严格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后,宋红幸运地成为学校登山队的一员,并在此后的几年中,随队先后攀登了青海玉珠峰(6178米),西藏卓奥友峰(8201米,世界第六高峰),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及附近的其他高峰,积累了丰富的登山经验。
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决定攀登珠峰,以此向母校60周年校庆献礼。当时,宋红的同班同学——来自江夏乌龙泉街的陈晨,作为队伍中唯一的女性成功登顶,成为佳话。
而宋红本人最终没能获得冲顶资格,在这次活动中,他做得最多的工作是与队友一起负责向上层营地运输各种补给物资,为冲顶队友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回忆这段经历,宋红坦然表示:“世界最高峰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当时我只是入门者,实力和经验确实欠缺。作为团队一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大的贡献。”这份对团队的责任感,成为他后续登山生涯的重要基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在珠峰之巅 供图 宋红
生死考验 “7+2”挑战中的难忘经历
从珠峰返回后不久,地大登山队决定乘登顶珠峰的东风,启动“7+2”壮举,挑战人类极限的新纪录。
所谓“7+2”,就是计划用3-4年的时间,成功登顶七大洲最高峰:亚洲珠穆朗玛峰(8848.86米)、欧洲厄尔布鲁士峰(5642米)、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主峰乌呼鲁峰(5895米)、大洋洲科休斯科峰(2228米)、南美洲阿空加瓜峰(6964米)、北美麦金利峰(6194米)、南极洲文森峰(5140米),并成功徒步北、南极点。
七座山峰中,宋红征服了其中的五座,而北美麦金利峰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这座有着“小珠峰”之称的北美洲第一高峰,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中南部,地处北极圈附近,气候极度寒冷,冰裂缝和雪崩区广泛分布,冰川从海拔1800米延伸至峰顶,登顶需翻越5个营地,对攀登者的技术和耐力要求极高。
为了此次攀登,宋红提前半年便开始每天进行体能锻炼,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然而,冲顶过程充满艰辛:第一次冲顶耗时20小时,却遭遇每小时70公里风速的暴风雪,严重失温之下,在距顶峰不足800米处遗憾下撤;休整之后,第二次冲顶才最终成功。“登山的魅力就在于充满冒险和不确定性,只能根据天气、人员状态、物资储备随时调整计划。” 宋红感慨道。
再度错过 团队使命高于个人梦想
2020年,时隔15年,国家决定再次对珠峰高度进行测量。因为宋红拥有出色的登山技术,加上之前跟随的导师陈刚有长期在野外勘察测量的经历,他与陈刚一起应召进入了国家测量一大队,正式加入本次珠峰测高活动。然而因为恶劣天气,测量队前后冲顶了两次均未成功,指挥部决定第三次冲顶全部由登山队员担任。这也意味着宋红再次与登顶珠峰擦肩而过。
测量队在珠峰脚下的大本营 供图 宋红
他来不及沮丧,赶紧按指令,将自己负责的测量仪器转交给登山队员,并手把手帮助对方熟悉仪器。“团队使命高于个人梦想。虽然我没能登顶,但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宋红的话语中虽有遗憾,却更显担当。
硕士毕业后,宋红把家安在了江夏庙山,他常说自己是“新江夏人”,并开办了一家名叫武汉地大睿行的体育文化公司,主要从事体育赛事服务、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场地的规划及建设等业务。
同时,他发挥自己登山攀岩的特长,为业余登山爱好者提供高山向导等服务。“我现在总觉得自己像一个专门帮助别人圆梦的‘圆梦师’。不在乎自己能登上多高的山峰,帮助别人去达成一个目标,更能给我带来成就感。”宋红说。
圆梦时刻 17年坚持 终成壮举
2025年4月9日,宋红抵达尼泊尔。4月18日,他到达珠峰南坡大本营开始拉练,进行适应性训练。5月14日凌晨,宋红向峰顶发出冲击。在5天高强度的攀登过程中,他面对死亡的威胁,克服极寒、饥饿、极度疲劳等重重考验,不断通过呼吸来调整步伐,最终于5月18日清晨成功登顶。“能用登顶为江夏30周年献礼,是我最大的荣幸。”宋红说。
宋红在珠峰希拉里台阶 供图 宋红
“在等待登顶的过程中,每一分钟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宋红介绍,在适应和锻炼身体之余,他总是通过“发呆”“和大自然对话”的方式来打发时间。
帐篷外,零下40度的极寒让所有装备都覆上了一层白霜。他反复检查着登山装备:氧气瓶压力是否正常、头灯光源是否充足、冰爪固定是否牢靠。这些熟悉的动作,他已经练习了上千遍。
“站在顶峰的那一刻,17年的坚持都值得了。”宋红动情地说,“圆梦的时刻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从初入校园的登山爱好者,到历经多次挑战的资深登山者,宋红用坚持与热爱,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也为江夏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耀眼的光芒。(文 熊利兵 胡香玲)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