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3元车票载起60斤菜篮 武汉“兴农公交”激活城乡循环
2025-05-15 17:50:2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钰姗责编:魏寒冰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记者 胡礼国):凌晨5点25分,一辆906路公交车停靠在“三三O三工厂”站。几位老人守着菜筐翘首以盼,司机后辉辉快步下车,一边喊着“从后门上”,一边帮忙把菜筐搬上后门——这是武汉公交第五营运公司新开通的“兴农公交快线”,是载着菜农们驶向武汉中心城区的公交专线。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3

武汉906路公交车在凌晨发车 摄影 马骁

  进城卖菜 为何舍近求远 

  “抢得上的,进城卖菜。上不了车的,就到纸坊卖菜。”菜农苏建新来自江夏安山街,他说,公交快线可是“香饽饽”,非常抢手。

  谈到新开通的公交专线,苏建新难掩兴奋,他说,快线开通前,菜农大多到纸坊卖菜,或者乘坐公交、地铁“到城里卖菜”,和上班族争座位。公交快线开通后,从纸坊直达武泰闸、武昌火车站,进城卖菜方便不少。

  为什么要进城卖菜?

  相较于纸坊或大花岭,武昌等中心城区卖菜每斤价高1-1.5元。更吸引菜农的,是城里卖菜卖得快。“武昌卖菜,五十斤菜一上午能卖完。在纸坊,得卖一整天。”苏建新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4

公交车变运“蔬”车 摄影 马骁

  车上都是熟人 比家里热闹 

  “以前,我们挑菜上车,有乘客会不高兴。”菜农雷前香73岁,她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给蔬菜清洗、捆扎。雷前香表示,以前挤公交时,菜篮占地面积大、水渍易弄脏车厢,难免引来抱怨。

  2025年4月16日,“兴农公交快线”正式开通,菜农无需再和年轻人争座位。据武汉公交第五营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快线由盐坊湾公交停车场至武昌火车站公交场站,首班发车时间5时15分,二班5时28分。乘客票价3元每人(65岁以上老人,刷老年人优待证免费乘坐),每人货物占地1.5平方。

  公交快线上车站点7个,下车站点3个,相较于传统的906路公交路线,停靠站点减少近40个,进城时间缩短约50分钟。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5

新鲜出土的蔬菜堆满车厢 摄影 马骁

  记者现场看到,公交车车厢中部菜篮堆叠,菜农们聊着家常。对此,雷前香说:“车上人多,说说笑笑的,真热闹!”

  “都是熟人,一起说说话。”朱婆婆表示赞同。朱婆婆现年78岁,不用照顾孙子的时候,她会在家洗菜备菜,隔天一早去卖菜。她坦言,平时家里有点冷清,和大家一起卖菜,图个热闹。朱婆婆的菜篮重达60余斤,她自夸道,“天天锻炼,身体好。几十斤重的东西,老伴挑不动,我挑得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6

906路公交司机后辉辉替菜农搬菜筐 摄影 马骁

  城乡差异 催生农家菜的独特价值

  据了解,江夏菜农一部分前往武昌区、洪山区,另一部分则在江夏纸坊、大花岭等地卖菜。在地铁7号线北华街站的便民菜市场,记者看到,菜摊占据道路两侧,中间供行人通行。

  纸坊街综合执法中心中片分管片长余炉峰介绍,这一带是便民菜市场,允许菜贩在规定区域内经营,既要方便大家卖菜,也要保持道路通畅。

  便民菜市场内,生菜、竹笋等蔬菜应有尽有,甲鱼、鳝鱼等水产品活蹦乱跳,吸引着来往的市民。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推着推车、乘地铁而来。刘女士来自南湖,现年67岁,她退休后常来江夏买菜,顺便散散心,当作一日游。这样的市民还有很多,他们乘坐地铁从武昌、洪山、汉口而来,专门到纸坊购买时蔬、水产,又乘地铁返程。

  刘女士表示,专程来江夏买菜,原因有两个,一是农家菜原生态,为自然生长的应季菜;二来,65岁以上老年人乘地铁、乘公交,可以享受优惠。

  记者了解到,北华街菜市场吸引不少市民远道而来,还有一个原因——野生菜。现场,不少菜摊摆放着荠菜、菌子、香椿、藕带等“野味”“半野味”,吸引着“嘴刁”的食客。糍粑、豆丝等农家特产,更是抢手货。

  “菜农进城卖菜,市民下乡买菜,说明农家菜是好东西。”余炉峰认为,城乡差异之中,蕴含着农家菜的独特市场价值。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7

在武汉地铁北华街站,蔬菜受到市民欢迎 摄影 马骁

  一路向北 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郑彬是江夏区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高级农艺师,据他回忆,菜农进城卖菜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纸坊作为江夏区北部城区,是乡镇居民进城就业的首选地。“孩子们城里上班。老人在村里种菜,送菜给自家孩子吃,吃不完的卖给别人。”郑彬表示,家庭式种菜规模小,蔬菜大多就地售卖,城乡公交通车后,菜农们就到纸坊、大花岭等北部城区卖菜。

  “一路向北,寄托着菜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郑彬表示,菜农大多居住于江夏南部乡镇,同样,江夏区地处武汉市南部(东南部)。一路向北,不仅仅是江夏南部乡镇居民的期盼,也是江夏北部城区居民的心中所求。2018年底,武汉地铁7号线开通运营,自此,纸坊至武昌区的车程从2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江夏居民到市中心通勤、消费更加便利。

  对于菜农而言,亦是如此。

  地铁通车后,进城卖菜中的“城”,由纸坊变成了武泰闸、司门口。菜农们乘地铁到武昌、洪山、汉口等中心城区卖菜,卖得更快更好。直到2025年4月,兴农公交专线开通,进城卖菜变得更加方便。

  得知公交专线开通的消息,刘哲良多次乘坐兴农公交,了解菜农的生活。刘哲良是江夏区农业农村局干部,他坦言,相比于规模化种植,家庭式种植规模小、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但在发展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的同时,也应支持家庭式种菜。“江夏南八乡20多万人的生活,依然得靠农业。”刘哲良认为,对于老人来说,种菜卖菜能提供一份保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8

武昌区武泰闸,菜农雷前香在街边卖菜 摄影 马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