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2025武汉东湖高新区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
2025-05-13 17:35: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钰姗责编:魏寒冰

  防灾减灾筑防线,应急强基护平安。5月10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到来之际,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的2025年武汉东湖高新区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

  顶层设计 工作部署再升级

  当天上午,来自武汉东湖高新区各内设机构、园区、街道、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全区261名灾害信息员以及中国人保财险东湖支公司30名义务灾害信息员共计4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东湖高新区防灾和应急委办公室部署宣传周重点工作,据悉,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以422个小区和企业子园区应急服务站为支点,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演练“三大行动”,实现思想意识、知识技能、处突能力“三提升”,充分发挥应急服务站宣传科普、隐患排查、灾害预警、信息上报、先期处置的作用。

  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防灾和应急委副主任黄峰从防灾减灾日的设立背景切入,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三个方面,讲形势、讲思路、讲方法,对全区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的重点工作进行细致部署。城管局从燃气安全、环境水务局从防汛防涝、消防救援大队从电动车和火灾防控等方面作风险提示,为全场近400名应急一线工作者和灾害信息员指引了宣传周工作方向。

减轻灾害风险 排查安全隐患 2025武汉东湖高新区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_fororder_图片1

启动仪式现场

  科技赋能 应急演练展实力

  “报告指挥长,应急演练已准备完毕,请指示。”“开始!”随着命令下达,启动仪式的第二阶段——无人机救援演练正式开始。演练聚焦森林防灭火、城市高楼灭火及水域应急救援三大科目,全面检验无人机技术在多灾种应急场景中的实战效能。

  在森林防灭火演练中,来自电鹰科技集团专业应急救援队的侦察无人机率先升空,通过镜头快速锁定模拟火点,并实时回传火场数据,搭建三维模型。指挥中心依托精准数据,调度4架灭火无人机组成集群作战单元,逐个飞到火场上空进行抛投灭火弹及水袋灭火。

  城市高楼灭火环节针对高层建筑消防难题,演示了无人机挂载消防水枪突破高度限制的作业能力。通过多段水管接力布设,灭火无人机升至120米高度持续喷水,有效覆盖传统设备难以企及的火场环境。现场还播放了电鹰科技在深圳超高层消防测试中的实战影像,展现技术跨区域应用潜力。

  水域应急救援科目模拟复杂环境下的生命救援。重载无人机EHM-2600单次挂载80公斤物资精准投送至孤岛,三架EHM-2000无人机集群抛投救生圈,单架多投技术实现5分钟内投放7具救生设备。夜间救援场景中,照明无人机提供2000平方米强光覆盖,系留模式可24小时持续作业,为夜间抢险提供关键支持。

减轻灾害风险 排查安全隐患 2025武汉东湖高新区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_fororder_图片2

模拟现场

  筑基固本 主题培训强技能

  聚焦基层提能力,精准赋能强本领,区、街道、社区(村)三级260余名灾害信息员集中培训同步展开。

  培训内容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的活动主题,紧贴基层工作实际,以案例讲形势、以图片讲隐患,通过“理论+案例”双轮驱动模式,打造“一专多能”的基层应急尖兵队伍,为防灾减灾网络注入末梢动能。

减轻灾害风险 排查安全隐患 2025武汉东湖高新区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_fororder_图片3

培训现场

  此外,中国人保财险东湖支公司还组织了30名义务灾害信息员一同参加培训,构建“政府+社会”的多元宣传体系。

  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充分认识并深刻理解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并表示要坚持学以致用,在带领并推动基层应急队伍强化素质和提升能力上发挥积极作用,做到懂应急、会应急、能应急,成为基层应急管理的“明白人”。(图/文 齐典 徐浩迪 罗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