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郧西: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吸引游客“晚留郧西”
2025-05-08 09:39:33来源:新华网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逛古城、看灯展、燃篝火……”5月3日,暮色初临,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滨河国际艺术广场,“乡村夜话·共赏繁星”篝火晚会吸引近千名游客在这里汇聚,他们手拉手围绕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激情似火焰般“点燃”了古城的夜空。

  “这里古韵浓厚,风景秀丽,真不愧是陕西人‘最近的江南’。”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李彩燕高兴地说,前几天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看到对郧西文旅的推介活动十分有趣,趁着“五一”假期,她和家人朋友一起来体验“天子渡口·古塞上津”的文化韵味。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有着1800年的建城历史,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4座县级古城之一,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称号。上津文化旅游区拥有上津古城、明清老街、上关县旧址、山陕会馆等多处历史古迹,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湖北郧西: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吸引游客“晚留郧西”_fororder_202505072d0ca5c6d00448e0b99de4c0c709b2fa_20250507136309e5448b4254ac9634b889c26cf1

图为郧西县上津古镇游客在观赏天子渡口水体景观。新华网发 郧轩文摄

  古城老街人潮涌,非遗技艺引客来。“五一”假期,在郧西县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区的郧西天河乞巧坊,郧西手织布技艺非遗传承人邱敬晓端坐在织布机前,双脚有节奏地踩动着踏板,她手持梭子在经线中穿梭如鱼,条纹密集的布匹紧随着“咔嗒”声缓缓延展,向围观的游客展示“非遗技艺”的魅力。

  “手织布技艺早在西汉时期就在汉江流域流传,郧西地处汉江中上游北岸,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让郧西手织布技艺流传至今。”郧西手织布技艺非遗传承人邱敬晓介绍说,郧西是七夕文化之乡,“郧西手织布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项目“郧西七夕”的重要内容之一,每逢节假日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让郧西非遗技艺走进大众视野。

  截至目前,郧西县登录入档的非遗资源有民间技艺、戏曲、民俗等十大类1000余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项、省级4项、市级21项、县级132项。“五一”假期,为了给游客打造一个全民参与“非遗”、共享文化盛宴的平台,郧西三弦、乞巧花馍、天河古榨坊等传统非遗项目同时开展,郧西县非遗文化馆还开设了郧西手工刺绣、剪纸、郧西糖画等多项非遗文化课程,通过“游玩+体验”的方式,让更多游客了解、欣赏,并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湖北郧西: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吸引游客“晚留郧西”_fororder_202505072d0ca5c6d00448e0b99de4c0c709b2fa_2025050794289b91667049099c6086b0df4d9a39

图为郧西县手织布技艺非遗传承人邱敬晓在引导游客学习手织布技艺。新华网发 郧轩文 摄

  非遗传承“花式多”,红色文化兴文旅。5月2日,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6组何家大院,湖北口回族乡红色宣讲员张衍梅为游客介绍这里的红色故事。“这里是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1935年1月,中共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曾在此驻扎办公。”张衍梅一边给游客讲解《什么是红军》传单的故事,一边引领游客重温历史。

  “节假日大量外地游客前来参观,他们携家人一起来学习这里的红色文化,预计接待人数将突破万人。”张衍梅说,游客们对《什么是红军》传单的故事十分感兴趣,在游览了中共鄂豫陕省委“郧西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小阳坡干训点旧址等地后,还会前往虎头岩村探寻“红色传单”背后的故事。

  郧西县是湖北解放第一县,全县共有红色遗址42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8处。2021年7月,郧西县被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建设范围、全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一轴四线”整体空间框架,目前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红军小学、红军巷等项目已完工,8余处红色旧址展陈布展完工并对外开放,融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红色记忆体验带”发挥“红线穿绿珠”效应,擦亮郧西红色文化名片。

湖北郧西: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吸引游客“晚留郧西”_fororder_202505072d0ca5c6d00448e0b99de4c0c709b2fa_2025050742c99931f8fa47118a48949dbe8bb5fe

图为郧西县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内游客在参观红二十五军转战郧西时的历史故事。新华网发 郧轩文 摄

  今年以来,郧西县坚持“湖北旅游、武当突破、郧西建功”,打造古都西安——仙山武当黄金驿站,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建设鄂西北旅游集散中心,在西安、武当山等地设立旅游联络处,搭建集交通换乘、票务服务、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打响“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晚留郧西”。(邹景根、陈国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