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D复原铸造工艺 完整保存乐音数据 曾侯乙编钟将在数字世界永生
4月17日,游客在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展厅参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4月28日,记者了解到,湖北省档案局、省文旅厅、省博物馆、随州市等将推出系列策划,推动曾侯乙编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湖北省档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汇聚档案学、音乐学、历史学等领域专家,深度解读曾侯乙编钟蕴含的文化密码。计划出版随州曾侯乙编钟研究文献,把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知识,推动编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同时,策划一系列极具创意的宣传活动,包括电影级数字VR体验项目,让观众仿若置身千年古乐现场;举办专场音乐会,奏响跨越时空的天籁之音;打造主题灯光秀,以光影艺术重现编钟的璀璨魅力;甚至涉足影视作品领域,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编钟的档案文献价值、音乐价值和世界意义,让曾侯乙编钟的影响力辐射全球。
作为曾侯乙编钟的长期陈列展出地,湖北省博物馆肩负着守护文物瑰宝的重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介绍,馆方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构建“本体保护+数字孪生”双轨保护机制。在本体保护方面,全面升级文物保存环境,运用恒温恒湿、防氧化等先进技术,为编钟营造最佳的物理保存条件,延长其“生命”;在数字保护领域,借助3D建模技术复原编钟铸造工艺,利用声纹分析技术完整保存乐音数据,确保曾侯乙编钟在数字世界中实现“永生”,让后人能随时领略其精妙。湖北省博物馆还计划在202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50周年之际,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齐聚湖北,共襄文化盛举,进一步提升曾侯乙编钟的世界影响力。
随州市作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积极谋划让编钟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发展与文旅产业。随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兴旺介绍,随州将着力培育“编钟研学”品牌,精心开发编钟乐理、编钟乐舞、礼乐文化等特色课程,吸引广大中小学生前来研学,将随州打造成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首选目的地。同时,湖北省文旅厅将围绕随州曾侯乙墓(编钟出土地)、铜绿山考古遗址公园、省博物馆(编钟陈列馆)等重要节点,推出“编钟主题旅游线路”,串联历史文化景点,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编钟文化的深厚底蕴。加快建设随州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其打造成讲述曾国礼乐文明的热门打卡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艾海滨 赵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